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4日《工人日报》相关报道

(2008-01-05 00:45:07)
标签:

刘非小品

小品

情感散文

咱是工人

邢台学院

邢台

张靓颖

韫儿2006

刘非

原创

工人dv

杂谈

分类: 媒体关注
 
贺岁剧《咱是工人》网上热播 “工人DV”一路走来(组图)
 
2008-01-04 作者:本报记者张楠
 

“工人DV”导演刘非


“工人DV”08贺岁系列《咱是工人》在网上亮相
   

    2007年12月28日,“工人DV”导演刘非带着他的08贺岁系列DV《咱是工人》,从河北赶到北京。他的这部工人拍工人的网络贺岁片,进入了新浪互联星空播客的首档网络贺岁剧。
    眼下,电影院那边轮番上演的带给人们沉重视觉冲击的《投名状》、《集结号》、《长江七号》等贺岁大片高潮已过,而网络贺岁剧正以幽默的DV面貌冲击春节贺岁档。新浪互联星空播客在开播一周年之际,联手70、80、90导演携手打造的首档网络贺岁剧《咱是工人》、《校园黑帮》、《他叫苏格》正在网上火热播出,不仅挑战炙手可热的电影贺岁片,更给观众带来了轻松的欢乐。
    在这一档网络贺岁剧中,刘非的“工人DV”很是另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工人DV”作为全新的网络文化概念,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依旧存在许多空白。有着近10年企业工龄的“工人DV”导演刘非凭借着当工人拍工人的信念,创造出“工人DV”这样的原创品牌,和早已活跃网络的校园DV一起“呼风唤雨”,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2007年初,借助“新浪风暴”等网络的大力推荐,一部反映工人生活的《火红的日子》成就了刘非,使他成为“工人DV”导演。如今,他的“工人DV”再次发力,08贺岁系列《咱是工人》又来了。
    “工人DV”08贺岁系列《咱是工人》由六个独立短片构成,每集一个行业主题,每集一个故事。演员遴选的范围也较宽泛,既有专业演员客串也有群众演员参与。其中,《天生犯贱》写意却又在唯美的农家小院场景中灵动着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思想;《有谁比我更爱你》关注第二代打工族,凸现“关注农民工防止艾滋病”社会主题;《寂寞雪》讲述的是一个护士和乡村教师的浪漫爱情故事;《自家老婆偷偷爱》和你一起触摸“工人大哥”婚姻的无奈尴尬;《决不离婚》还原生活原生态,讲述的是一对冷战中的夫妻对婚姻的思考;《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关注平凡小人物,寻找最朴实的情感,讲述一个穷老头和一个富老头关于“咱是工人”的串串冷笑话。
    据刘非介绍,他的团队创作坚持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属于草根文化中的“娱乐精神”,二是他们身上所背负的清清醒醒的“70年代生人”的时代烙印。在他们看来,首先“工人DV”创作视野里不全是人们印象当中的灰暗的沉寂的大工业基调,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关于人的精神。特别是在当前工人业余生活相对乏味的大前提下,那种通过片子能让人感觉到的积极向上的励志成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工人DV”首先来自工人中间,创作姿态应该是他所了解的厂矿企业乃至微观到某个建筑工地。并能够在创作空间极为有限的前提下,跟紧时代主旋律,“从工人的角度看家庭幸福,从工人的角度看企业发展变革,从工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的繁荣、和谐”。
    刘非说,“工人DV”从前年就萌生了“草根贺岁”的娱乐念头。当时,拍《火红的日子》场景中那最后一场雪,连老天也被他们的诚意感动了,到了年根儿了天气已变得暖和了,雪花还是如约地从天上飘旋而下。当时,他们剧组的演员们相互短信传递着心里的喜悦,并用中午上下班短暂的时间完成了大雪天车站上的那组镜头。刘非笑称,“贺岁”是传统意义上两全其美、花好月圆的事,这年头儿,没有工人群体形象的热情参与,互联网文化还是少了些什么!
    刘非认为,和那些网络泡大的“80”新生代和“90”后的物质孩子相比,“70年DV导演”更有鲜明的时代特质,这是从创作开始就无法规避开的东西。“70年代,是自省与彷徨中成长的一代,也是保守与激情并存的一代,更是中国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刘非导演说自己“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年代。”因此,在“工人DV”当中,既有明显的怀旧成分也有对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的足够的包容。比如:那些经典的老歌和“凉粉”这样的娱乐标签。为此,“工人DV”一路走来,坚持“我手写我心”、“工人演自己身边的故事”创作初衷不变,并坚持启用原创班底儿,“一个不能少”,创作热情不减,坚持“积极乐观、健康和谐的创作主题。“工人DV”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故事的背后,你总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它所传递给你的不仅仅是轻松搞笑和简单的快乐。至少,有种积极的、向善的、美好的情愫和念头在你的脑海里停留着!
    从胡戈的《馒头血案》,到筷子兄弟创作的《男艺伎回忆录》获得首届新浪互联星空播客大赛冠军,视频类型迅速多样化,许多新锐导演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播客这种新媒体,将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结合进来,视角延伸到贺岁片。在国内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新浪互联星空播客一周岁生日之时,和《咱是工人》同时推出的首档网络贺岁剧还有反映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校园黑帮》,它以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成为一股在网络恶搞之风后的视觉冲击暖流。“90”导演15岁的艾水水再次推出全新力作,体现年轻、独立、梦幻、时尚的新视觉主义的独立实验派数字电影《他叫苏格》等。《他叫苏格》2007年12月15日网上首映,不到一周的时间点击率就近百万,创造了数字电影点击的神话,网络DV电影正显现出“异军突起”的风头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文编辑: 周淑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