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土博客文化时评之六:我们的博文“软肋”长在哪儿?

(2007-08-12 02:39:11)
标签:

刘非小品

小品

情感散文

咱是工人

邢台学院

邢台

张靓颖

韫儿2006

刘非

原创

工人dv

分类: 文化评论
 我是个语言未必完整的人,也包括我今夜关于本土博客文化的再认识和思考.
 基于一种由衷的热爱和对文化探究执着,反观逐渐成长起来的本土博客文化现象,笔者认为,本土博客文化中几种"软肋"现象值得一提!
即便各位意见和我“相左”也没关系,我权当成一种学习一种个性比对就够!
一、强势的媒体文化是否真的可以引领本土博客快速成长?
不管你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没有,在网络文化现象中,以“邢台新传媒”、“邢台人”、“牛城晚报”、“青年网络作家圈”、“中国网络作家圈””、“振岳大学”却是正在做这样积极的思考并快速地行动起来,这当中,传媒人的路坦熹 国龙两位资深圈主的行为尤为让人瞩目。前者的态度之诚恳用心良苦足以感动接受其邀请到“邢台新传媒”开博的文朋诗友,而后者则利用《牛城晚报》自家的自留田慷“大众传播”之慨,笼络多位本地有才情的优秀管理四处搜罗美文陶冶你我情操!
强势的媒体的主动出击为“圈地”,既有遵循业界发展固有的规律考虑,也有些或明或暗微妙复杂的“个中心态”!
尽管如此,怎么来评价这样的现象呢?
笔者仅是以为,无论或公或己,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的努力仍远远地背离“如何引领本土博客文化去体现个性主张和本土精神?”:甚至这样的行为,远不及一场讨论城市积水现象和关于“玫瑰秀”的讨论来得酣畅!
二、是追逐流行还是积极倡导原创精神?
应该说,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朋友认可我最初的观点,博客作者往往是生存得最悠闲的那拨儿人,因为他们开博客的目的就是为了或忠实记录心情或纯粹自娱自乐,而做圈子的人们想法肯定不会那么简单,至少,他们心里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圈子是让有相同的志趣和爱好的人们最大程度来此聚合的!所以,要做就要做好,要开就要舒心惬意。
事实上,频繁地追问本土博客圈儿的多位管理,大家给出的答案却未必有我想象中的乐观。因为,大家一般都是有职业和事业的人,工作和业余腾不出过多的时间来打理圈子的新情况。至于说到管理,往往又是友情担纲的,人家本来就够友情了,何必在碍着情面评说人家加精的事理和缘由呢!
更为可悲的,大家圈子开得主题又那么的相似,博文的本质又过多记录、感悟、搜图这样的环节。“千人一面”不足为奇,这样下来,连我“以偏概全”的结论也不为过!
遗憾的是,互联网文化永远是“独一无二”。所以,背弃那种可贵的原创精神,我们总习惯在人身后踏步!
三、古板正统了还好还好,我们是否缺少娱乐精神?
从大众传播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草根博客,笔者认为,善意的“恶搞”和制造”眼球经济“的标题党应当更广泛地出现在本土博客。甚至说,我们应当培育这样的主创阵线创作团队。
现在互联网有组贴图炒得贼火那就是TOM网上的“绝对真实偷拍中国年轻女性生活直播中[第四季] ”,惟恐天下不乱的TOM还为此专门开设了个专题“你被设计了!绝对真实偷拍中国年轻女性实录”。想想吧,网络文化的杀伤力有多可怕!这样是不是你的隐私权就一点也没有了!
可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在笔者的眼里,事件的始佣者其实做得相当的完美和专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一是他们既完成了使自己作品迅速传播的目的,也一夜成就了被偷拍的女孩的名气,当然了,最主要的他们的行为是善意也没有给她们平添忧伤制造过伤害!
反观自己,我们是不是真的年老的连思维都混顿蜕化,连文字也不具备“破坏力”和“煽动性”了呢?有时候,古板的正统未必能把一个人带到纯净的思想之极,相反的,倒是可贵的“娱乐精神”使我们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情趣和光芒!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