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工人DV作品《火红的日子》开播之前[2]

(2007-03-08 12:51:08)
分类: 生活感言
 
寻找"李小紫"和"魏小艾"让我颇费周折.
起因之一在于,一开始圈定了一个女孩儿.她是由别人给介绍过来,我并未太多的关注,只是中间人说没有什么大问题.给她剧本了到时候演好就成了!可是临近开拍的时候,她却给我打电话来说自己不想演了.一堆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原因.很显然,她并不看好我们这样的创作班底,也没有太大的信心来迁就自己做一件并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
电话的这头,尽管无可奈何,但我也没有对她做怎样的挽留.事实上,我更愿对她心存感激.其实这都是情理之中,干嘛在没有成绩之前让别人相信我们的创作实力呢!如果仅仅是一厢情愿,而演员们不是心领神会给你配合,那这部戏又怎样来反映工人们的呼声呢!
所以,我还是会由衷地感谢武红娜,一个干个体经营的有胆识和才情的女孩子,她的加盟让我们峰迴路转.
说到男主角阳光大男孩张超,我在这里只想幸福地补充两句:他是准IT,形象特阳光,也很得人缘,在单位也是干得大有名堂.
从创作的角度上来看<火红的日子>,其实我更愿把它看作成一个概念作品.怎么讲呢!
事实上,这个作品虽然是写企业改制、改革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振荡和适应过程,可是,把这些很具象的内容高度地浓缩到家庭的生活片断之中,其实,这部戏已经没有了明显的情节和主线。倒是影像写意的成分更多了些,偏重散文的那种“神似”!在一个工人DV作品中,“画人只画骨”式的粗线条勾勒,多多少少让主创团队的每一个人有所担心:这样的试验作品真的能够表达我们工人的内心声音吗?《火红的日子》真的能给工人娱乐带来一片红火的远景吗?
没有人告诉我,可我明确地感觉得到,在那段观点相互碰撞而又因激动容易产生共鸣的日子里,大家反复地揣摩人物个性,不断地相互沟通、变换着编排肢体动作。
对于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我都记得;对于他们每一种欢呼雀跃,我都感动。
因为,大家总是那么的朴实。愿望总是那么的朴素。
焦化调火工人李志明师傅再有几个月的光景就要退休,可是对于这部工人DV作品,他却倾注了全部的创作激情和热情,戏里戏外,他都是那么投入。有时候,仅仅是为了配合一个镜头,他竟每天要从市南头骑单车到市北头,往复四十多里的路程又怎能以一个“辛苦”了得!
而给我们的“大家庭”先后提供场景的赵姓老师和张竹筠姐姐更是让我们由衷感动。赵姓老师起居在公司高典公寓,尽管楼上住着的人们都是有层次很讲究的人,但他还是固执地承担着被人责难的风险接纳了我们。而张竹筠大姐呢!也是位高中教师,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个很爱干净喜欢清净的人,可在这部戏中,她却让我们剧组10多人连续十多天在她家里嬉笑打闹自由创作,况且,她还得拿出时间辅导9岁的儿子每天做家庭作业呢?这样的事情,怎不让人日日心生感动呢?
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那一刻,我选择无言,继续再沉默!
大爱无言。如果,如果真的可以!
但愿《火红的日子》所带来的,是对他们最善意、最体贴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