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现在却被网络上的一拨小孩“儿”给淌坏了文学的水。
最早拿文学说事儿的是韩寒,接下来就是坏孩子"小四"郭敬明,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文学压根儿就没严肃起来!什么玩"玄学"揪鬼神呀!笔者就纳闷了,如今,大凡写字儿的莫非都"挺"了,都拼"博"了?你方唱罢我登场,为的就是人前争个头彩儿。看那热闹劲儿,虽抵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但至少是纷纷扰扰不绝于耳的相互诋毁和开骂很开心,对吧!
文字也江湖了。新浪网上帮派一个都不少!你孤独了,肯定吃亏!
事实上,文学如此的上纲上线有这样必要吗?我管它什么体裁什么类型呢!只要文字之间流淌着文学本身的那种贴近人性、贴近生活律动的美,能够引起我们对社会、对生存、对文明等等诸多话题的积极思考和共鸣,那它就是好文学好作品。不是吗?
不愿拿文学比江湖,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处于对作者的尊重,对文学的仰慕。偶总认为,文学首先应当是人学,这样的创作一定要来得高尚,甚至说,你至少要活得纯粹。“身体写作”、“呓语创作”和时下流行的“男色主义”都不算是文学的衍生品。在他们身上,我们除了看到颓废之外就是落寞;其二,“争吵”和“棒呵”指导不了文学。从这层意义上说,韩寒、郭敬明、acosta们所代表的“八零后”未必就能赢得文学的真正胜利,在偶看来,他们之所以可怜,在于缺少一种“活得高贵”的精神。其三,玩“眼球经济”的网络最好别给文学添乱!事实上,偶觉得你一天一个专题策划、一天一个刁钻抖“博”,统统都是在来打文学的“歪主意”,这本身就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以流毒整整年轻一代人这样的代价来哈韩哈日哈欧美地来“自慰”,这娱乐不病态吗!
所以,偶给自己留点私心地认为,凡是卖力拼“博”的人都无聊,还是像池莉那样安心写字吧,无悔于心,何必踏江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