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评论 |
虽很少看他的文字,但也理解他博客的"过火".
我所有的印象就是这样,文学上的韩寒远没有他博客玩的过火.在此,笔者不愿再提别人质疑的他和徐静蕾"博"到打情骂俏儿这样的无聊,只是想就评论家白烨惹起的话题争端点指一二.我只想评价其一句:韩寒,就目前您的文学作为而言,充其量仅算媚俗的斗士.你是个人,不是神,更不可能成为文坛的领袖或者引领一场文学革命的先驱什么的!眼下,你最该拯救应是你自己的灵魂.
不是吗?综观韩寒乖张、个性飞扬的文字,笔者肯定的仅是他写作的率真和勇气,这是80年代后作者最普遍的健康心态,只是生活在大都市的韩寒更懂得将这样的事实放到给我们看而已。“至于年轻人,文学就是认真的随意写。人能做的只有这些,其他都看造化了。文学是唯一不能死磕和苦练的东西。更不能如虚伪的大多数前辈们一样。文学的最危险境界就是,着实虚伪,但自己还觉得自己特真诚。”我觉得像这样的观点很对,韩寒也没必要给谁来说假话,中国文坛缺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和品质。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不愿把韩寒归结到真正"文学大家"那类中去,这其中原因有三:首先,韩寒的风生水起多多少少有点迎合未必健康的商业出版“潜规则”,“韩寒现象”说到底和“美女作家”如出一辙儿,他们仅是浮躁的精品书、畅销书“个性文化”中一种蹩脚的情感符号而已;其次,韩寒们写作的本意并不明确,有时侯,在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你对社会所担承的教化作用,读者很容易从因他们的叛逆行为受这样或那样误导。大家试想:一个连责任都不肯讲的人,他又能给你拿出怎样好的作品呢?三是承认"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通看酣寒博客上的文字,笔者认为,“谦虚”的字眼要落脚到这里的确很难很难!事实上,在韩寒的博客中,他所能做的远没有说的高尚,既然你不准备和白烨做怎样的论战,那你何必要费心劳神地查人后帐,管人如何在文学圈里混事发迹呢!得饶人处且饶人,看来韩寒确实不懂,或者他最习惯的仅剩“把浅薄当无知、把鄙薄当无谓”了!
在博客中,韩寒如此轻松地写道:“....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都是经过。后来有了我喜欢的长安乱和一座城池。一些人问我,你觉得你的写作中还有什么缺点。我说,我不觉得有。因为,所有的好作者都是聪明人,假若有明显的不足,聪明人自然会自己发现,如果自己不满意,自然会修改。我们不能将风格称为缺点。纠正一切的所谓缺点,就是埋没所有的优点...”“...别搞的多高深似的,每个作者都是独特的,每部小说都是艺术的,文坛算个屁,矛盾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也就是一百人手淫,一百人看。人家这边早干的热火朝天了,姿势都换了不少了,您老还在那说,来,看我怎么手淫的,学这点,要和我的动作频率一样,你丫才算是进入了淫坛。”他一副不屑一顾、目空一切的样子!鉴于此,笔者更愿意认可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在“80一代”身上的失误。如果非提文学,说“代沟儿导致文学缺位”现象未免抬高了韩寒本人的位置!
因此,请允许笔者篡改一句这样的话:文学必须从娃娃抓起!”不是吗?韩寒现象并没有在春天里给我一丝丝温暖!
前一篇:当高晓松遇到周董[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