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浙江师大音乐学院杨和平教授、许巧巧硕士的一封信
(2018-05-22 09:51:44)
标签:
一封信浙江师大音乐学院 |
分类: 小石话赣州 |
杨和平教授、许巧巧硕士:
你们好!
偶然看到杨教授指导、许硕士写的论文:
“陈仲子《小学音乐科教学法》研究”
带着非常激动的心情拜读之后,又非常遗憾,因为被研究者陈仲子先生也即本人的外祖已过世65年了(1880-1954.1)。
陈仲子,又名陈蒙,因排行第二,故名仲子,1880年生于江西赣州(县)南门陈家大院。陈家祖上在南京,大约在明嘉靖中期(约1550年前后)调职迁来赣州,祖上文武官员颇多,自五世起辈份安排为“大、绍、虞、廷、绪,传、家、允、执、中”。陈仲子属“执字辈”但他未按谱取名,因出自书香世家,自幼受良好传统教育,他兄弟三人属陈家左后房(占1/4),大兄早年参加反清活动,英年早逝,;三弟未弱冠即夭折。陈仲子1900年与胡氏结婚,次年生一女。
1904年,女儿才三岁时,他别父母妻子东渡日本,研究国乐与西洋音乐。等他在民国初年回国时,父母、妻子均亡故,他寄回挽联一付:
离家数十载,有幼女弱妻久蒙卵翼。
闻讣两行泪,愧生前死后未报涓埃。
他回国后一直在北京,约在女儿十六岁时(1917年左右)回家接女儿去北京读书,就读于尚义女子师范学校(私立)。
他在日本和回国后的行踪,我们知之甚少,只知他短期在北大任教,回省后也只是在各学校任文史、音乐教员。
抗战开始,他随女儿、女婿同住,虽失偶多年,并未续弦。1945年初,日寇逼近赣州,他随女婿单位邮局迁宁都、广昌、南丰、黎川。其年八月,日寇投降,交通恢复,他先行回赣,是年冬女婿病故,次年八月,女儿携幼子女回赣与老父同住。1951年女儿先其而去,只与外孙相依为命。他在光复后至正气中学等学校任教,解放后年届七十,未再聘用,靠政府每月120斤米生活。1954年元月贫病交加中亡故。
他盛年时在音乐界小有名气,擅长中、西音乐和中外乐器。曾留有拉小提琴、弹七弦古琴相片。去世后,房产为房管部门收走,其乐器、书籍大都卖光、吃光,只留一堆书稿、乐谱被其侄儿用来生炉子。他只留下一张1952年冬与外孙、外孙女的合影。
1985年,江西师范艺术系教授胡江飞(系陈仲子在正气中学同事,1950年随48军去西南,后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80年代中期回江西)欲编《江西音乐史》,向我索要外祖父资料,我仅能示以上述合照,无法提供更多资料。
从陈仲子在北大任教至今,已是百年过去,不意竟有如二位有心人者来发掘整理研究其人其事其书,若仲子老先生地下有知,当含笑于九泉矣。今年正当北大建校120周年,而陈仲子在北大初期作为与萧友梅、王露等齐名的音乐界前辈,应有其一定的贡献和地位,此时此地,更应感谢二位有心人,只是作为他唯一的后人无法提供更详尽实物与文字资料,深以为憾。但不管如何,二位已尽心了,在此致以衷心在感谢。
此致
敬礼
陈仲子直系后人:虞孝硕
又:本人曾在“hewong的故事—新浪博客”上发表过《老赣州点滴—陈家大院》、《流亡》、《在陈家大院的日子》等,曾汇编入《章贡絮语》上下册。
二位可点击本人名字或上述博客(以小石为作者)可看到更详尽的内容。
本人电话:13767028341
网站:yxs408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