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的镇南门
标签:
宋代古城墙镇南门杂谈 |
分类: 客家.赣州 |


镇南门建在一座约20米高的山坡上,坡前是头城门,坡顶为二城门,坡后设三城门两,过第二重门时前后经过两道瓮城。三重门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分别为正南、偏西、靠东的纬度上,形如月牙。
头城门前有条数丈宽的护城河,两边有上百亩的豪塘,犹如一座水泊山城。进城的唯一通道是木吊桥,古代、日落时分将桥吊起,禁止出入。每逢战时,护城河岸撒遍三脚铁钉,谁也无法囚渡彼岸,当时的南城门坚如磐石。头城门内有十个城垛,一般供士兵居住,头城门与二城门之间有条弯曲的有丈余宽的坡路,坡度约45度左右,进二城门必须爬坡。二城门居高临下,是全城池的制度点,城楼有一层宽敞的亭阁,是战争时期的一线指挥部,楼的两侧设有金、木、水、火、土五个水池和八卦图,据说是观察天象地气的仪物,从其变化可预知水火匪盗、天灾人祸。
抗日战争年代,在那里叠起了高大的木杆,以挂灯为警号,黄、红、白三色,分别是预备、紧急、解除的信号,老百姓随时知道鬼子的飞机动向,以及时躲避轰炸。之后又改在城楼上安装手摇报警器,响声传遍全城。南门城楼成了百姓保平安的圣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