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好书《告诉孩子你真棒!》摘录之一

(2007-05-03 18:20:31)
标签:

孩子

教育

真棒

分类: 心情
一本好书《告诉孩子你真棒!》摘录之一
      这个五一因为虎豆三天都有课,所以也没有时间出去玩儿了,节前买了一本书《告诉孩子你真棒!》,这两天在家一直读这本书,感触很深,也许已经有许多朋友看过这本书了,但还是忍不住要给朋友们推荐一下,要和朋友们分享一下,下面是我摘录的书中的一些片断: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情不能如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要面临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是它活了下来,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与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骚。”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在发生!这一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先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