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外交斡旋第一高手是谁?

(2017-01-23 08:14:41)
标签:

西游记

叶之秋

文化

      西游外交斡旋第一高手是谁?
                                   叶之秋

      俗话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只是,这个准备的概念太宽泛,我更愿意把这个准备的范围明确些,比如说,替换成有心机。
  心机,这个词语在生活中,好像是充满了负能量。
  在无数的影视剧、文学作品中,仿佛只有奸诈小人,才是心机深沉之人。城府很深,老于世故,这些词汇都用来描绘反面人物。男的被称为“心机男”,女的被称为“心机婊”。
  其实,心机的同义词就是智慧,就是懂得进退,就是眼光高远。一般人看事情只看一两步,有心机的人能看十步,看百步。
  站在时代巅峰的大人物,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有心机的人,都是权谋高手!
  没有心机,如何在波诡晕厥的政治斗争中杀出重围?没有心机,如何在残酷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和奸人斗,就要比奸人更奸!
  观音菩萨就是一个非常有心机,并且擅于把握机会的人!
  
  《西游记》第6回写的是观音菩萨登场,推荐二郎神,最终孙悟空被抓的事情。这是观音菩萨在全书中第一次亮相。在这一回中,观音虽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配角,可展现出来的智慧绝不容忽视。
  观音菩萨在三界的位置很尴尬:一方面她是天庭任命的五方五老之一,地位和如来佛等同;一方面她只是佛派中层领导中的一员,虽然是四大菩萨之首,上面却还有46位佛。
  改变尴尬局面,在佛派乃至天庭全面提升自己的地位,是观音菩萨未来人生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在大闹天宫事件中,观音菩萨三次出手,每次出手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第一次出手,明确站队,表明立场。
  作为五方五老之一,观音菩萨早早收到了王母的邀请。按照道理,观音菩萨应该提前来到瑶池,准备赴宴。赤脚大仙等人到了很久(被孙悟空蒙骗,聚集在通明殿),后来发觉被骗,愤然举报。玉帝点起兵马下界征讨,李靖等人去了许久——此时,观音菩萨才登场。
  观音菩萨为何姗姗来迟?因为她脚程慢,腾云速度不行?当然不是。以观音菩萨的人脉,早就应该收到蟠桃会发生惊变的事情(李靖已经下界攻打花果山一天一夜了)。之所以来得慢,是观音在考虑,此次天庭惊变,自己应不应该来,来了之后态度如何。
  大家可以发现,同样作为五方五老的如来佛,就没有上天。在得知蟠桃会开不成后,如来第一时间选择了留在灵山,观望局势。
  以大家的智慧都明白,孙悟空有几斤几两?他能闹出多大风波?关键是孙悟空背后的人是谁。没有摸清这个底牌,谁敢贸然出头?
  正因为如来选择来了坐等,观音才会选择出击。如来乃西方佛老,有资格,有实力作壁上观,观音不行。
  她要在佛派上位,还必须借重玉帝的力量,向佛派高层那些老朽们施压。
  观音到达瑶池蟠桃会现场,“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
  他们为何私下议论,而不跑去玉帝面前出谋划策呢?因为这些人目光短浅,一看到大变发生,第一反应就是远离是非。只是,这一远离,确实可以不沾惹是非,但也放弃了晋升的机会。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危机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眼前利害蒙蔽。
  机遇和困难,在许多时候都是并存的。只看你能不能抓住机遇,突破困局。
  观音就很清醒,她说:“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众人一听,大喜。大家都觉得,惊变发生,去玉帝面前不好,不去也不好。如今有人领头,可以讨好玉帝,表明忠心。万一被其他大人物(老君)追究,也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观音头上。
  观音带领群仙来到通明殿,要求觐见玉帝。玉帝听闻,很是高兴。他知道天庭群仙派系分明,己方虽然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坐镇,但老君派系实力强劲,一直蠢蠢欲动。如今,有观音带领群仙到来,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第二次出手,派木叉降妖,表明忠心。
  之后,就是玉帝和观音亲切会面。玉帝不厌其烦地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经历相告,甚至主动展现自身的脆弱一面——朕为此很是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只可惜,托塔天王李靖太脓包,去了许多时间,完全没有消息。
  玉帝看起来是在示弱,其实是借机观察观音。观音很聪明,敏锐地发现了玉帝心机,第二次果断出手。
  观音立刻叫来木叉说:“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以观音五方五老的身份,自然不方便自己出面。观音让木叉下山,快快打探军情,如实禀告,这是解玉帝之惑;吩咐木叉,若有战事,就出手相助,这是明确站在玉帝一边。观音这番话一出,玉帝心中甚慰,对观音好感度飙升。
  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才是好下属!
  木叉一方面是观音弟子,一方面又是李靖之子,以子助父,合情合理。
  不过,观音为何强调木叉“务必的实回话?”若战局顺利,自然会如实回禀。若战局不顺利,木叉出手打败孙悟空,自然也会如实回禀。唯独战局不顺,木叉也战败,木叉才有可能讳言。
  我的理解,观音菩萨借此暗示木叉,此去战孙悟空,许败不许胜!
  因为,李天王许久未归,就证明天庭出师不利。若木叉战胜,不就证明天庭差而观音强吗?这绝非臣子侍奉君王之道。
  之后,木叉与孙悟空大战五六十个回合落败。回到军中,木叉向父亲李靖解释说:“孩儿战不过,又败阵而来也!”木叉是第一次迎战孙悟空,为何说“又败阵”呢?只因,前次哪吒战孙悟空落败,而现在木叉同样落败。我们可以想像,李靖听了,心中必然一沉。哪吒呢?心中必然一松。
  木叉对观音的回禀也大有问题,他说:“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狼虫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
  当时花果山的局势,对孙悟空其实相当不利。九曜星君与二十八宿,就已经把水帘洞洞口堵死。孙悟空几番冲杀,仅仅是把九曜杀退,而自己一方,也葬送了七十二洞妖王。天兵天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损伤。可是,在木叉口中,天兵天将完全是败局已定,毫无擒获孙悟空可能。
  听闻此话,观音沉吟不语,随即,向玉帝推荐了二郎神。
《勘破西游》掀品西游热潮,三部曲150万字精彩解读,各大网站热销中。在线阅读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叶之秋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