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之秋_段钱龙
叶之秋_段钱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900
  • 关注人气:6,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国双雄苏秦张仪互殴中成就彼此

(2012-10-10 06:46:24)
标签:

战国策

秋雨轩读书

苏秦

张仪

文化

分类: 管中窥史波诡云谲论秦汉
                        苏秦与张仪是对头还是同道?
  
  苏秦的出现,使得秦国一统天下的霸业受到了极大的阻挠。秦国虽然强大,但毕竟只有关中地区,六国虽然弱小,却拥有天下绝大多数的土地和人口。单个的国家很弱小,联合起来就足可以对抗强秦。苏秦让山东六国明白,秦国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于是,苏秦成名了,身佩六国相印,前呼后拥,威势胜过诸侯王。而六国也安全了,有苏秦的存在,秦国不敢轻易出兵自找没趣。
  
  可是,六国安定的日子没过几天,又一个改变历史的人横空出世,此人名叫张仪。
  
  相传,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两人本同师学艺,难分高下。两人前后出师,相约在世间一较高下。
  
  于是,苏秦搞合纵,张仪就搞连横,破坏合纵;张仪搞连横,苏秦就恢复合纵,破坏连横。
  
  所谓合纵连横,要结合当时天下的局势来理解。天下以函谷关为界,可以分为秦国霸占的关中地区,和山东的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山东六国联合,上下连成竖线,叫做合纵。秦国联合山东其他国家,左右结合,可成横线,叫做连横。
  
  张仪推行的连横政策,其实早就是秦国的既定国策。秦国之所以在战国七雄中由相对弱小偏居一隅的国家,变成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秦国的制定了长远的国策。其实,在战国时代,各国都曾经变法,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是,除了秦国,其他的国家的变法都因人而废,最终停止。而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深入人心。和连横,其实就是从春秋时代就开始在推行的远交近攻政策。
  
  秦国和临近的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四个国家,有不少地方接壤,对于这样四个国家,秦国大都是有选择性的选择进攻,因为一旦进攻所得到的领土,就可以在那里设置郡县,并使之成为秦国正式的一部分。而对于遥远的燕国和齐国,双方土地没有接壤,也就没有最根本的利益冲突,秦国就尽量保持和两国之间的和平,双方结成盟国。就算是对待接壤的四个国家,秦国也不是全部得罪。而是当攻打韩国的时候,就和其他三国联盟,希望其他三国不要插手。当攻打赵国的时候,又和其他三国联盟,以此类推。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使得秦国一步步扩大,于是,在秦始皇开始统一天下的战争之前,其实秦国已经占据了临近四国的大面积领土。
  
  只是,张仪的出现,使得远交近攻的策略得以更好更彻底的推行,张仪的才华绝不再苏秦之下,两人乃是一时之瑜亮,难分高下。
  
  一开始,世人皆以为张仪是苏秦的克星,处处破坏苏秦的合纵。其实不然,张仪乃是苏秦的救星,挽救了苏秦的六国合纵事业。为何如此说呢?
  
  苏秦早几年出道,在张仪出现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六国合纵。可是,合纵的基础并不牢靠,秦国对六国的威胁并不是那么明显,而山东六国之间也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冲突。于是,合纵经常出现吵架乃至破裂的现象。苏秦不得不在六国奔走,可依然会出现不如人意的现象。张仪出现,一切都变了。
  
  一开始,一些国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选择和秦国结盟,背叛合纵,连老牌合纵国家燕国也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但是时间一久,山东六国就意识到合纵的重要性。秦国正在不断的分裂六国,蚕食六国,就算是偏远的燕国和齐国,在纷乱的战国时代,也不能单独保全。只有六国合纵,才是六国唯一的生存之道。
  
  于是,我们说,苏秦和张仪一生为敌,是最大的对头,但是换个眼光,正是张仪成全了苏秦,也是苏秦成全了张仪,大家互相的存在,使得互相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的搭档,还真是千古难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