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待历史的三种态度

(2012-04-29 09:26:16)
标签:

文史随笔

历史

文化

分类: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对待历史的态度
                                                             叶之秋
  昨天看刘诚龙先生的博文,在几年前,有一位博友曾经撰文,批评刘先生的大作《对牛谈经》,说其文章过于戏谑,对待历史,尤其是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缺乏一些尊重,说刘文观点有些哗众取宠很雷人。看了之后自己也有些感触。
  最近一年,我也在写历史方面的文字,当然本人只是门外汉,大多的文字不过是翻译而已。不过多多少少对历史也有了一点粗浅的感悟。
  在写历史文字的时候,主流的观点是古为今用说。现在的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看历史,学历史,写历史,当然应该为当下服务,让现在的人,从古代的故事中领悟到一些东西,从而更好的进行现在的工作和思考。像前几年风行的于丹老师说庄子,就是如此。只是,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这么解说历史,很可能让历史面目全非,庄子不再是原来那个庄子,而变成于丹的庄子了。
  而在古代,这种观点也是最为流行的。古人不是说:“六经皆我注脚”吗?怎么看待古代经典,关键是看你想怎么去发挥,也就是说,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就算是和作者的意思不一致,作者也不至于从古墓中挺身而出,斥责歪曲本意。
  第二种观点是就古论古说。我一度很欣赏这种观点。执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历史就是历史,何必一定要为当下服务。能够告诉现在的读者,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就可以了。许多的专业学者,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并且,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大都看不起,执第一种观点的人,以为古为今用,不过是一些人不甘寂寞,博取名利而强奸历史罢了。
  不过,反过来说,坚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大都寂寞,所写的一些文字,除了在小圈子内有三五知音欣赏,基本上问津者聊聊。
  第三种观点是我现在很向往的观点,叫以文入史说。既然我本非专业历史学者,那么对于历史的所谓真相,也就不去过多追究。其实,就算是正史,也未必可以全信,而野史当中却也常常包含真相。于是,我希望自己把笔墨着力于挖掘、描绘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映照现实。虽然时代有变迁,但是人性永恒。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有着对权力的攫取,对金钱的贪婪,也有着对真爱的渴求,对独立的向往。勾勒历史人物的性侵面貌,是我现在比较想做的。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写历史文字,也有了一些迷茫。历史永远都是寂寞的,而我并非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并且,我从读书开始,对于写小说,就非常喜爱,于是也想过去写一写历史小说。不过多年未写,笔头已经没有什么灵感了。
  那么,先继续徘徊着。这一年来码字总数已经超过一百多万了吧,有时候稍微歇歇,也是好事。

    至于开篇提到的那位批评者说到的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尊重问题,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对待英雄人物,我们已经尊敬多年,甚至神话多年,现在正是褪去光环,找寻真实的时候。其实,无论是戏谑也好,尊崇也罢,只要是本着对历史尊重的原则,在历史人物本身的历史行为上做文章,任何一种态度都可以。许多时候,当我们越了解历史,就越会发现,许多的伟大人物,远远没有民间传说那么伟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