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之秋_段钱龙
叶之秋_段钱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900
  • 关注人气:6,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为何反对孔子行仁义?

(2011-12-23 08:09:01)
标签:

先秦

战国策

老子

孔子

文化

分类: 管中窥史波诡云谲论秦汉


                                                              老子为何反对孔子推行仁义?

 

 

  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仁”的思想,孔子认为,只有君王讲究仁,才能天下太平。“仁者爱人”,这种观点在后世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可是,孔子推行仁义,却受到了道家代表的老子的批评,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时代。两个人之间曾经发生了这样一段交谈:

 

  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

  曰:“易也。圣人亦读之。”

  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子曰:“蚊虻噆肤,通夕不得眠。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

 

  有一天孔子正在看书,老子走了过来,说:“小伙子,看什么书呢?”

  孔子急忙站起来,很恭敬的说:“我是看《易》啊。”看到老子似乎有点不屑,有点不忙,孔子急忙补了一句:“我听说圣人也在读《易》啊。”孔子有点不自信,要搬出圣人来给自己撑腰。确实,在古书中有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连周文王都曾经花很多功夫研读周易啊,后生晚辈如孔子读周易应该不会错吧。

  可是老子还是一副怪怪的表情,老子说:“别搬出圣人来说事!圣人可以读周易,你为什么要读周易呢?”孔子一头汗水。

  看着孔子慌张的样子,老子说:“好吧,你且说说,你看了《易》有什么心得呢?”

  孔子挺起胸膛说:“《易》最大的宗旨,就是要求我们要推行仁义!”

  老子哈哈大笑,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有蚊子这晚嗡嗡叫个不停,哪里还睡得着觉啊。这仁义呢就像是这蚊子,不过是给人们增加一些烦恼和混乱罢了,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你看那天鹅不用每天洗澡羽毛天生就洁白,你看那乌鸦不用每天染黑天生就漆黑。上天从来就是很高,大地从来就是很厚,日月自古到今都绽放光芒,星辰永远都是有序的运行,花草树木生来就各自不同。你如果想要领悟大道,那就应该从自然当中领悟存在的规律,又何必宣讲什么仁义呢?那不就和敲着鼓去寻找丢掉的羊一样愚蠢可笑吗?你现在这么做,实在扰乱人的本性啊。”

  孔子低头不语。

 

  老子的观点,和后世儒家积极入世的观点大不相同。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只是白白让世人烦恼,只不过是增加一些当权者压迫百姓的借口罢了。于是,老子提出了一个貌似很奇怪的观点,叫做“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往往以自己超出常人的品行去感召世人,成为世人的楷模,称为号召万民的精神领袖。圣人当然是应该受到大家尊敬的。可是老子认为,正是因为圣人告诉百姓们应当如何如何,而不应当如何如何,让老百姓盲目去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说名和利。就算是这个名是为了大众的名,这个利是为了大众的利,其实都是远离本心,都是错误的行为。

  在道家学说中有这样一种比喻。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欲杀了一个人,我们往往把他当成杀人犯;一个人为了村子,为了家乡,杀了十个人,百个人,我们会畏惧他,敬佩他,称他为英雄;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天子,杀了一千个人一万个人,那么我们会仰慕他,称为历代尊奉偶像。比如万人敌项羽,比如抗金英雄岳飞,虽然杀了人,可是我们依然认为他是英雄。

  可是,在道家看来,无论是怎样形式的杀人,归根到底,终究是杀人。那么为何杀一个人会受到惩罚,杀百个千个人却会受到尊崇呢?为什么出现这么荒谬的事情?

  于是庄子感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仁义,没有圣人,那么会不会就像后世儒家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呢?也未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