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之战,集结号永不吹响
叶之秋
面对过去,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扰我们:什么才是历史的真实?一般来说,正史中记载的比较可信,但也不尽然,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经胜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见当时真相”。当权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不利于自己的史料轻轻抹去。不过,说一句谎言,要编造十句谎言来弥补。时间吹走权力的风烟,真相总有一天会迷雾散尽水落石出。洺水之战,就是一例。
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三月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洺水流域成功击败乱党头子刘黑闼。洺水之战中,刘黑闼被打得满地找牙,两万精兵一万多人战死,几千人淹死,军队上万人被杀,几千人淹死。堂堂汉东王刘黑闼要不是有人通风报信,率先开溜,估计也到洺水喂鱼去了。李世民夺取了刘黑闼所有地盘,得胜还朝,再创神话。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武德四年的五月,李世民凭借天才军事家的眼光,成功击溃割据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大夏国王窦建德。高祖李渊征召窦建德和下属重要将领到长安,答应他们高官厚禄,同享富贵。刘黑闼在窦建德手下担任将军,封为汉东郡公。可刘黑闼和其他将领不同,对李世民和大唐,没有什么美好幻想,于是自己回到老家,种种菜,浇浇水,重新过起了老百姓的生活。
不久之后,窦建德被杀,追随窦建德的一些人觉得被大唐当猴子耍了,更担心大唐也容不下他们。当初王世充投降,部将也大都被杀。在长安太危险了,随便一个公差就能把自己干掉。顺从只有死路一条,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以范愿为首的将领逃出长安,推举刘黑闼为主帅,再次揭竿而起。
大唐王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也远远不像后世宣扬的一样。在大家的心目中,大唐军队是仁义之师,大唐的统治是仁德之治,李世民更是英明神武的仁德之君。其实,唐朝派往河北的官员残暴贪婪,对那些曾经参加窦建德义军的百姓更加仇视,就算是已经放下武器,回到农村,也被官府追捕。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刘黑闼就聚集了几万人。在武德四年的九月连续击败大唐军队,包括名将徐世绩。原来窦建德手下的一些将士也纷纷杀死当地官员,响应刘黑闼。半年之后,刘黑闼占领了河北大部分地区,完全光复大夏国。
河北五月份平定,七月份就叛乱,让李渊很生气,李世民很郁闷。刘黑闼在河北再次作乱,无异于给一贯正确的李世民一个耳光,朝中的一些反对派比如说李建成可都在看自己的笑话。李世民主动请战,不把刘黑闼打垮,把河北彻底搞定,李世民没脸见人。
可是,刘黑闼和窦建德可不同。他既有窦建德出色的政治眼光,又有窦建德所没有的军事手腕。在武德四年的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率领大军正式征剿刘黑闼。
转过年来,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设立官署,封赏手下,完全一副长期霸占河北的模样。
高祖李渊的圣旨一道接一道来到河北,李世民很着急,亲率大军征战。双方的兵力差距太大,刘黑闼只能放弃相州,退守河北重镇洺州。当时,李渊还命令驻守在幽州的李艺率军夹攻洺州。刘黑闼两面作战,十分不利。刘黑闼决定先干掉实力相对差一些的李艺,打开缺口。于是,刘黑闼命令左仆射范愿率万人驻守洺州,自己率领主力北上。这个决策非常大胆,一旦唐军的包围失败,刘黑闼后方补给畅通,双方必将陷入持久战。李世民有精兵良将,可刘黑闼本土作战,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可惜刘黑闼的计谋不知怎么泄露了。军队刚出洺州城一天,就听到洺州城下传来击鼓进军的声音。原来,唐朝的永年县令程名振带着60面大鼓,在洺州城外的河堤上猛打猛擂,声音如同巨雷,整个洺州都沉浸在恐惧中。范愿以为唐军就要全面进攻,赶忙派人飞马告诉刘黑闼。刘黑闼很矛盾,继续北上,可能洺州有失。带兵回城,又注定了被唐军围困。刘黑闼无奈,选择了只身回到洺州,让自己的弟弟率军继续北上。但弟弟刘十善虽然号称有十善,但唯独不是很擅长打仗,结果这只几万人的精锐部队,大都见了一去不返,见了阎王。
刘黑闼能打,是块硬骨头,可是,毕竟大唐已经拥有了天下绝大部分地区,加上名将辈出,而李世民的部队更是唐军的精锐。尤其是这次李世民继续发挥他天才的军事谋略,以守为主,步步推进。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都坚壁不出。刘黑闼一方开始很高兴,以为李世民不过如此。可渐渐的自己已经被唐军牢牢困在包围圈中。尤其是刘黑闼的粮道被唐军截断,继续的很多粮草也被烧光。可是唐军却有大后方源源不断的提供补给。李世民料定刘黑闼混不下去,双方必将有一场大决战。
李世民把部队驻扎在洺水边,等待刘黑闼来劫营。在三月二十六日,刘黑闼果然率领精锐两万人渡过洺水猛攻唐营。李世民先派遣轻骑兵出战,吸引注意,然后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夹击刘黑闼军队,刘黑闼猝不及防,死伤不少。可是,刘黑闼军队战斗力很强,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双方都十分疲惫。这时候,上游的大坝忽然崩塌,大水汹涌澎湃,直冲下来。刘黑闼军队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非常光荣的记载,刘黑闼两万精锐,一万多被杀,几千人淹死,刘黑闼率领两百人逃跑。唐军的胜利,似乎轻而易举。
在洺水之战中,决定双方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此时大水来临,淹没刘黑闼军队,导致刘黑闼最后的精锐丧失,河北再次归属大唐。
可是,决定双方胜负的这起大水,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李世民精心安排的一场屠杀。
史书记载,李世民料定刘黑闼必来决战,于是派人洺水上游搬运泥土,堵塞河道,交代守卫官员,等待自己和刘黑闼军队交战时,决堤放水。但是,在双方初战时,没有决堤;在李世民率军冲杀时,没有决堤。从中午一直等到黄昏,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洪水汹涌而至。此时,李世民早已表演结束,远离战场了。
可是,洪水是没有眼睛的,不会专门选择淹死刘黑闼的部队。李世民的军队淹死了多少,洺水之战后唐军的是否毫无怨言,史书上绝无记载。唐军将士在洪水中沉沉浮浮,拼命挣扎的时候,有多少人还会觉得李世民贤德,大唐开明呢?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苦苦寻求真相,结果发现根本没有集结号。我想,每一个冤死的唐军心中,也必然在感叹:大唐的集结号,你为什么不吹响!
为什么李世民会下达这样绝情的命令?河北窦建德旧部再次叛变,让李世民极为恼火,李渊多次催逼,也让李世民不能再等。李世民一心想着彻底消灭刘黑闼的势力,即便为此搭上大唐军队成千上万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史书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两军交战时,刘黑闼一方局势不利,已经要垮了,有位叫王小胡的告诉刘黑闼,说:“将军,我们现在力量智谋都已经用尽了,再打也没有出路,不如早点离开吧。”于是,刘黑闼和王小胡等极少数将领悄悄离去,丢下浴血奋战的兄弟们逃走了。
有人认为是王小胡得知李世民将挖断河堤,将双方一起淹死,于是告诉刘黑闼。当时刘黑闼独自逃走,大军必败;通知所有将士大水将到,军心大乱,同样会大败。于是刘黑闼选择了悄悄撤离。不过,无论当时;刘黑闼究竟出于怎样的情况做出撤退的选择,都不是出于胆怯,更不会是出卖兄弟。刘黑闼逃走这一段,很有可能也是李世民刻意丑化刘黑闼而做的修改。
虽然史书中语焉不详,可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洺水之战后,李世民第二次占领河北全境,占领之后李世民大肆屠杀刘黑闼残部。甚至,李世民一边公开宣布赦免投降的刘黑闼旧部,但抓获之后一律处决。这种冷血无情的政策,再次引发河北广大地区的骚动。这一年的六月,仅仅沉默了三个月的刘黑闼再次起兵,不到四个月又一次光复河北全境。要不是李世民残酷的对待河北军民甚至包括自己的大唐军士,刘黑闼不可能两次短时间复兴。
于是,武德五年年底,高祖李渊放弃推行铁血政策的李世民,而选择了以安抚为主的李建成来处理河北事务。招安很成功,一两个月后,能征惯战,几度兴起的刘黑闼众叛亲离,自己也被部下抓获,献给李建成。刘黑闼起义最终在一贯无能的太子李建成手中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