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秋雨轩读书品水浒高俅 |
分类: 品读经典秋雨轩中读水浒 |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09时55分
【秋雨轩品水浒】帮闲高俅为何能挺进中央
施耐庵给高俅贴了一个标签,叫做“帮闲”。这个定位非常准确。
高俅是东京汴梁的一个破落户,家道衰落之后不思进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陪着一些有钱人插科打诨,前后逢迎,顺便讨口饭吃。在《红楼》中,这些人被称为清客,清谈之客。这些清客,要说有用,确实没什么实际用处;要说没用,却又有一二分才学,能让主人开心。清客大多追随一些士大夫,懂得几分诗词歌赋。高俅讨好的那些人不过是些土财主,于是吹拉弹唱,喝酒享乐就是高俅的主要工作了。
如果高俅的人生只是拘束在开封这小小的天地,那高俅估计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小混混,混吃混喝到老。一个叫做王员外的人撬动了高俅命运的巨轮,从此高俅就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高俅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助一个王员外的儿子花钱,每天带着人家到一些勾栏瓦舍,也就是现在的夜总会找女人。王员外恨透了高俅,就是你高俅把我儿子带坏了。结果一纸文书把高俅告倒,被衙门驱逐出境,赶出开封。在开封的帮闲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段生活让高俅学会了如何享乐,花钱也是一门艺术呢。
后来,高俅在临淮州的一个开赌坊的柳大郎家帮忙。赌坊中各色人物都有,有的人挥金如土,对人呼来喝去,有的人爱钱如命,输光之后耍泼打赖。高俅一呆三年,收获很多。再横的人,再无赖的人,高俅也会对付,只要投其所好顺着毛来摸,再凶狠的狗也会安静下来。
三年后,高俅又被推荐到东京开生药铺的董将仕家。买药的客户有形形色色,不过大都是一些府邸的丫环婆子,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的多。高俅陪尽小心,前后照应,滴水不漏,帮闲的功夫更上一层楼。
高俅的第四份工作是在小苏学士府中。小苏学士是著名文人,迎来送往的都是一些墨客雅士,高俅学得不少礼仪规矩,诗词歌赋也能卖弄一二。
多亏小苏学士介绍,高俅又来到了王都尉府中。王都尉是驸马爷,根本不需要操心国事,每天考虑的不过是如何玩,如何玩的新奇,玩的开心。正需要高俅这样的人物。在王都尉家中效力的日子,让高俅认识了不少达官贵人,更为以后结识端王做好了铺垫。
高俅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社会历练之后,帮闲的功夫可谓炉火纯青,堪称大宋末年第一人。如果高俅在最开始就遇上端王,可以断定绝对不会受到关注,更谈不上平步青云,官至太尉了。只有在高俅经历许多之后,在高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之后,高俅进入中央才成为可能。
从古到今,我们总会很轻易的认定,拍马屁的人都没什么真本事。可是什么才是真本事呢?对时机的把握,对他人的了解,对问题的分析等等,需不需要有真本事?而高俅最后坐上殿帅府太尉的官职,仅仅是因为他和端王也就是宋徽宗关系好吗?不是的。高俅有才,而且有大才!只是说,高俅没有把自己的这份才华放在安邦定国上面,而放在打击以及,为个人捞取好处上面。
高俅的才华,在第一次面见端王的时候,就露出了端倪。
高俅奉命送礼物给端王,见到了院公,高俅先施礼然后回答,院公本来让高俅自己过去,可是高俅说还是麻烦您带路吧,院公就把他带到庭院门口,少走了很多冤枉路。端王府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万一误闯了不改进的地方,罪过就大了。高俅作为小王太尉的亲随对待同为下人的院公,彬彬有礼如同君子,哪里有一丝街头泼皮的气息。当踢球之后面见端王一番对答,更是显现出高俅天生的政客才华。端王本来对高俅这样的下人,根本不会正眼想看,因为刚才高俅一脚踢得漂亮,于是问:“你是甚人?”高俅立刻向前几步下跪,说:“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令,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向前跪下是为了表示尊敬,而高俅的回答简明扼要,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即介绍了自己是谁,又介绍自己前来的目的。高俅伶牙俐齿,机智敏锐,可见一斑。当端王又问高俅:“你原来会踢气球?你唤做甚么?”高俅再次叉手下跪行礼,说:“小的叫高俅,胡乱踢得几脚。”看看高俅主动挑衅王进父亲,看看高俅酒后大言自己相扑天下无对,再看看此时的高俅,何等谦虚。此时的高俅越谦虚,越让端王心痒:究竟此人是误打误撞还是有真材实料呢?端王再邀请,高俅再婉拒,强调自己是何等样人,不敢和“恩王”一起踢球。长期的帮闲生活,让高俅很会察言观色,了解上至王爷,下到街头小老板他们的心理。越是对自己卑贱,越可以增加对方的优越感,对方有了优越感了,对自己的好感也就有了。一直到三回五次告辞之后,高俅只得叩头谢罪,然后下场。
高俅和端王的一番对话,足以显示高俅一流的口才,为人谦恭有礼,待人识得进退,遇事随机应变,有这样的才干当官发迹是迟早的事。
正是因为高俅懂得刺枪使棒,懂得诗词歌赋,懂得吹拉弹唱,有一定真功夫,又懂得前后逢迎,懂得察言观色,懂得把握时机,才会让多才多艺的宋徽宗看中,并委以重任。高俅能从一个街头帮闲,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太尉,一直挺进中央,主要靠的真不是运气。
施耐庵给高俅贴了一个标签,叫做“帮闲”。这个定位非常准确。
高俅是东京汴梁的一个破落户,家道衰落之后不思进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陪着一些有钱人插科打诨,前后逢迎,顺便讨口饭吃。在《红楼》中,这些人被称为清客,清谈之客。这些清客,要说有用,确实没什么实际用处;要说没用,却又有一二分才学,能让主人开心。清客大多追随一些士大夫,懂得几分诗词歌赋。高俅讨好的那些人不过是些土财主,于是吹拉弹唱,喝酒享乐就是高俅的主要工作了。
如果高俅的人生只是拘束在开封这小小的天地,那高俅估计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小混混,混吃混喝到老。一个叫做王员外的人撬动了高俅命运的巨轮,从此高俅就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高俅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助一个王员外的儿子花钱,每天带着人家到一些勾栏瓦舍,也就是现在的夜总会找女人。王员外恨透了高俅,就是你高俅把我儿子带坏了。结果一纸文书把高俅告倒,被衙门驱逐出境,赶出开封。在开封的帮闲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段生活让高俅学会了如何享乐,花钱也是一门艺术呢。
后来,高俅在临淮州的一个开赌坊的柳大郎家帮忙。赌坊中各色人物都有,有的人挥金如土,对人呼来喝去,有的人爱钱如命,输光之后耍泼打赖。高俅一呆三年,收获很多。再横的人,再无赖的人,高俅也会对付,只要投其所好顺着毛来摸,再凶狠的狗也会安静下来。
三年后,高俅又被推荐到东京开生药铺的董将仕家。买药的客户有形形色色,不过大都是一些府邸的丫环婆子,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的多。高俅陪尽小心,前后照应,滴水不漏,帮闲的功夫更上一层楼。
高俅的第四份工作是在小苏学士府中。小苏学士是著名文人,迎来送往的都是一些墨客雅士,高俅学得不少礼仪规矩,诗词歌赋也能卖弄一二。
多亏小苏学士介绍,高俅又来到了王都尉府中。王都尉是驸马爷,根本不需要操心国事,每天考虑的不过是如何玩,如何玩的新奇,玩的开心。正需要高俅这样的人物。在王都尉家中效力的日子,让高俅认识了不少达官贵人,更为以后结识端王做好了铺垫。
高俅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社会历练之后,帮闲的功夫可谓炉火纯青,堪称大宋末年第一人。如果高俅在最开始就遇上端王,可以断定绝对不会受到关注,更谈不上平步青云,官至太尉了。只有在高俅经历许多之后,在高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之后,高俅进入中央才成为可能。
从古到今,我们总会很轻易的认定,拍马屁的人都没什么真本事。可是什么才是真本事呢?对时机的把握,对他人的了解,对问题的分析等等,需不需要有真本事?而高俅最后坐上殿帅府太尉的官职,仅仅是因为他和端王也就是宋徽宗关系好吗?不是的。高俅有才,而且有大才!只是说,高俅没有把自己的这份才华放在安邦定国上面,而放在打击以及,为个人捞取好处上面。
高俅的才华,在第一次面见端王的时候,就露出了端倪。
高俅奉命送礼物给端王,见到了院公,高俅先施礼然后回答,院公本来让高俅自己过去,可是高俅说还是麻烦您带路吧,院公就把他带到庭院门口,少走了很多冤枉路。端王府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万一误闯了不改进的地方,罪过就大了。高俅作为小王太尉的亲随对待同为下人的院公,彬彬有礼如同君子,哪里有一丝街头泼皮的气息。当踢球之后面见端王一番对答,更是显现出高俅天生的政客才华。端王本来对高俅这样的下人,根本不会正眼想看,因为刚才高俅一脚踢得漂亮,于是问:“你是甚人?”高俅立刻向前几步下跪,说:“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令,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有书呈在此拜上。”向前跪下是为了表示尊敬,而高俅的回答简明扼要,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即介绍了自己是谁,又介绍自己前来的目的。高俅伶牙俐齿,机智敏锐,可见一斑。当端王又问高俅:“你原来会踢气球?你唤做甚么?”高俅再次叉手下跪行礼,说:“小的叫高俅,胡乱踢得几脚。”看看高俅主动挑衅王进父亲,看看高俅酒后大言自己相扑天下无对,再看看此时的高俅,何等谦虚。此时的高俅越谦虚,越让端王心痒:究竟此人是误打误撞还是有真材实料呢?端王再邀请,高俅再婉拒,强调自己是何等样人,不敢和“恩王”一起踢球。长期的帮闲生活,让高俅很会察言观色,了解上至王爷,下到街头小老板他们的心理。越是对自己卑贱,越可以增加对方的优越感,对方有了优越感了,对自己的好感也就有了。一直到三回五次告辞之后,高俅只得叩头谢罪,然后下场。
高俅和端王的一番对话,足以显示高俅一流的口才,为人谦恭有礼,待人识得进退,遇事随机应变,有这样的才干当官发迹是迟早的事。
正是因为高俅懂得刺枪使棒,懂得诗词歌赋,懂得吹拉弹唱,有一定真功夫,又懂得前后逢迎,懂得察言观色,懂得把握时机,才会让多才多艺的宋徽宗看中,并委以重任。高俅能从一个街头帮闲,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太尉,一直挺进中央,主要靠的真不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