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之秋_段钱龙
叶之秋_段钱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900
  • 关注人气:6,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中窥史】《鸿鹄歌》:刘邦废立太子之谜

(2011-05-23 09:34:33)
标签:

叶之秋

秋雨轩读书

管中窥史

刘邦

鸿鹄歌

文化

分类: 管中窥史波诡云谲论秦汉

【管中窥史】《鸿鹄歌》:刘邦废立太子之谜


    唐朝诗人章碣曾经有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实,刘邦虽然没什么学问,却是个很有才情的人。他半生戎马,却有两首诗歌传世,文辞虽然朴素,却别致动人。一首是《大风歌》,尽显刘邦的地王气象;一首是《鸿鹄歌》,却满是作为男人,作为一个无力保护自己女人的男人的悲伤。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冀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墩,尚安所施?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刘邦意图废掉吕雉之子刘盈太子之位,而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但里面还有很多内幕,比如,刘邦为何会想到废掉太子?又为何会放弃这个念头?
    刘邦想废掉刘盈有两个原因。
    其一,宠爱戚夫人。虽然吕雉是刘邦原配,虽然说在建立大汉朝时,吕雉功不可没,但是,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男人,刘邦更爱戚夫人。戚夫人年轻貌美不假,更重要的是戚夫人有独特的艺术家的气质。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在当时的宫廷之中,戚夫人经常带领众多宫女跳舞,舞姿曼妙,长袖飘飘,腰身旋转曲折之间,更是动人。而且,还经常唱一些自己自创的歌曲,几百名宫女一起跟着歌唱,声音常常传到宫外。而在这些柔媚的女声之中,当然少不了刘邦洪亮的声音。刘邦此人,虽然出生卑贱,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民,官最大当到亭长,却极爱歌舞。戚夫人本是山东人,楚歌却很是出色,常常让远在异乡,高墙之内的刘邦想起故乡的风情。而吕雉,对歌舞毫不在意,她所热衷的是权力。
    而且,戚夫人深爱刘邦。和吕后不同,吕后嫁给刘邦,从一开始就有着浓重的利益色彩。吕太公就是看重刘邦将来非常人,而将比刘邦小十六岁的吕雉下嫁。而戚夫人则不然,在平常的生活中,戚夫人就非常仰慕自己的这个男人,刘邦既是拥有天下,威加海内的君王,更是戚夫人一生的依靠。于是戚夫人在舞蹈之时,歌《赤凤凰来》以示相爱。刘邦对此非常感动。这位看惯尔虞我诈的皇帝,对这位纯真年轻的妃子,充满了怜爱。
    其二,赵王刘如意很像刘邦。刘盈生性仁弱,而刘邦觉得“如意类我”。这个“类”字有讲究。绝对不是说,刘如意长的像刘邦,难道刘盈就长的不像刘邦吗?不是的。刘邦并没有怀疑刘盈的血统,而是对刘盈的气质很不满意。
    历史上,有位人物曾经被认为有“高祖之风”,那人就是刘备。陈寿《三国志》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评价刘备为人意志坚定,宽容大量,有知人之明,能礼贤下士,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确实,历史上的汉高祖虽然出生平民,虽然个人品行上有很多的毛病,比如说经常骂人,甚至坐在大臣脖子上,没有君王该有的礼仪和尊严。可是正是这个私德不咋的的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朝。而此时,刘邦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对权力场上的游戏规则了如指掌,一旦刘盈即位,很可能大全旁落,而如果有像自己的刘如意登基,那必然能够继续自己的伟业,开创新的盛世。
    刘邦从气质才干上来选择继承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可是,一旦事情和切身利益相连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刘邦也不例外。
    当刘邦面对项羽,面对韩信的时候,他能够冷静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当面对戚夫人,面对自己钟爱的小儿子刘如意的时候,却做出了一连串的不理智的事情。而这些最终导致了戚夫人的死亡。
    其一,刘邦贸然选择询问大臣的意见。
    在刘邦有了废太子的意思之后,曾经多次向身边的一些近臣征求意见,不料却遭到很多元老众诚的反对。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张良和叔孙通。当吕后向张良问计之时,张良以为,刘邦曾经多次下诏邀请商山四皓出仕,可都没能成功,如果太子能够卑辞厚礼,迎此四人,,相信对巩固太子之位会有一些帮助。张良之谋确实高明,当刘邦看到商山四皓,不禁慨叹吕后羽翼已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冀已就,横绝四海”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确实,吕后从一开始就和汉朝的一些元老重臣走的很近。我们可以数一数,萧何、曹参、樊哙等等,一大串的汉朝元勋本就是沛县人,甚至就是吕后的亲戚,而在刘邦称帝之后,吕后在消灭诸侯之时,更是充分的展现了她高明的政治手腕,让大臣敬畏。
    可是,吕后的势力其实远远没有刘邦认为的那么强大。是以吕后在听到朝臣的议论之后非常惊恐,以至于让自己的兄弟去向张良求计。
刘邦贸然向大臣询问,无异于把戚夫人和刘如意过早的暴露在吕后的对立面。当暴风雨来临之时,一棵小树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其二,当册立失败之后没有相应的保护政策。
    当刘邦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当然开始为戚夫人担心。他也明白,以吕后的狠毒心肠,是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戚夫人母子的。可如何安排他们呢?这是有人献计,不如把夫人和赵王安排到自己的封国,然后派一位强有力的大臣去担任封国的相不就可以吗?刘邦此时早已方寸大乱,竟然就相信了这个计策。
    其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到封国就可以保证安全?而封国的相是由中央进行任命的,又怎么能够和中央对抗呢?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墩,尚安所施?”诗歌中唱道,这鸿鹄高飞,已经可以横渡四海了啊。我虽然手上有弓箭,又有什么法子呢?此时的刘邦一脸的无奈。看着满脸泪痕的戚夫人和幼小的刘如意,想象自己百年之后母子凄凉的下场,刘邦想必肝肠寸断吧。
    当然,刘邦在当时,完全有能力为戚夫人做主。既然弓箭在手,又何必担心高飞的鸿鹄呢?只要等到鸿鹄栖息之时,一样可以射杀。吕后虽然权重,但毕竟远不如刘邦。从吕后称制之后,以及吕后死去之后朝廷大臣的反应看,除了极少数吕氏亲族,大多数人都是刘邦的拥护者。只要刘邦圣旨一下,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根本不是难题,但刘邦没有那么做。
    只因为刘邦不仅仅是戚夫人的男人,不仅仅是刘如意的父亲,更是大汉朝的天子,身负天下的兴亡,有怎么能够因为小儿女之私情,而让刚刚一统,伤痕累累的汉朝再起风波呢?于是刘邦选择了沉默。
    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只在沉默中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