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复仇 ——《嗜血判官》第五季随笔
(2010-12-10 10:50:58)
畸形的复仇
——《嗜血判官》第五季随笔
走到第五季,戴克斯特的内心极度彷徨,妻子的死去,让他对杀人也没有了兴趣。一直到另一个女子走进他的视线。戴克斯特救了这位女子,而帮助这位女子复仇,也挽救了戴克斯特的心灵,使他重新获得了杀人的动力。在这一季,戴克斯特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满足自己嗜血的欲望而杀人,而是为了女友复仇而杀人。当不再是为自己而杀人的时候,杀人的意义也就发生的本质的变化。正如他妹妹ded所说,这种行为,有爱在其中,有点浪漫。变态杀人魔戴克斯特也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知己。这位女子,不是为了利用而刻意结交的检察官,也不是为了掩饰而处处隐瞒的丽塔。在新女友的眼中,嗜血的戴克斯特不是变态,而是英雄。为了正义和帮助自己,一次次行走在危险的边缘,而她自己也非常乐意选择亲手结束仇敌的生命。
为了帮助女友的复仇,戴克斯特一次次的放走罪犯,误导警方。比起之前为自己,戴克斯特貌似高尚了一些,可是当面临妹妹的质疑,同事的调查,戴克斯特面临是否要牺牲自己来保全女友,还是女友牺牲自己来保全戴克斯特的艰难选择。当然,最后以女友的自愿死亡,来继续主角不死的惯例。可是这种畸形的复仇,最终的所得是什么?是杀人时瞬间的快意,是相拥时短暂的欢乐,还是永远的痛苦,都让我深思。
自古以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杀人害人者比比皆是。可是杀人者是不是一定就是罪人?看了前几季的朋友肯定会说,不一定。确实如此。前段时间在网上吵得火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有不少网友叫嚷着要调查李刚,严惩这位包庇儿子,滋养罪恶的官员。可是调查的最终结果是李刚没有违法乱纪问题。虽然这个调查本身或许还存在问题,就像李一帆最终只是判了三年监禁,并且监外执行,让所有人愤怒,可是认可法律,是我们需要的最基本的信念。当法律可以保护一切公平的时候,人人会坚信法律;而当法律无法惩处一切坏人的时候,一些人选择自己充当法官,于是黄日华变身地下判官,戴克斯特成为黑暗行者。只是法律的执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越在混乱的时刻,越应该坚守规则,而不是去刻意破坏规则。当然,我们应该努力使规则更加的完善,逐步消除规则中潜在的不合理因素。
当然,理论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当一些不公,出现在自己的周围,甚至是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我们也许就无法那么冷静和客观了。上次看《宋人轶事》有个故事印象很深。是讲宋朝仁宗皇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喜欢上一位姓王的女子,并请求母亲答应这门婚事。而刘太后以王氏妖娆,不合适为妻,拒绝了仁宗的这个要求,而选择了自己的心腹郭氏为太子妃,也就是后来的郭皇后。王氏后来也嫁人了,而且嫁的还是刘太后的内侄。可是不久之后这位王氏的丈夫莫名死亡,仁宗于是要求让王氏以外戚身份入宫,刘太后无奈只能答应。可是由于大臣的反对,这件事情只能作罢。而这件宫闱密事,外臣如何得知,我想最可能就是刘太后故意泄露,求宰臣援手了。自己即做了好人,又遂了心愿,只可惜仁宗远离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从仁宗讲,自己追求喜欢的女子,何错之有;从太后讲,自己选择最能保住刘家权位的郭氏入宫,何错之有;而大臣认为,自己坚持礼数,何错之有。可是一切的一切都有因果。得利最大的郭后,最终却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当刘太后死后,仁宗皇帝就冷淡郭后。其实郭后本人无罪,可是郭后的存在,就代表刘太后势力的存在。于是,在仁宗皇帝示意下,大臣列举罪名,仁宗接受,废黜郭后。而之后有一天,仁宗皇帝散步后宫,看到郭氏宫门冷清,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派太监去传话,说让郭氏放心,自己终究有一天会重新宠幸郭氏的。原来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出自真心也好,随口一说也好,传到了一些大臣耳中,就不禁害怕起来。万一郭氏重新封后,或者得宠,那主谋皇帝是没事的,可是自己这些办事帮闲的就难免倒大霉了。于是悄悄买通了医官,在郭氏的日常用药当中,参杂毒药,致使郭氏一病不起,管事太监还等不到郭氏咽气,就匆忙把郭氏埋葬。也曾经有大臣对郭氏突然病情加重表示疑虑,可是仁宗皇帝拒绝查办案情,于是郭后不明不白的去世了。
如果说,在第一个故事里,仁宗只是一个受害人,而第二个故事中,仁宗却是一个害人者。而导致仁宗眷顾妻子,却又忍心“杀害”的主要原因,是郭氏威胁到仁宗的皇权。当一切人,一切事触及到自己的安危的时候,仁宗选择了放弃,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妻子。
人言,自古男子多薄幸,其实自古君王皆薄幸。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地位,废黜妻子,杀掉儿子,历史上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又会说,大错误在伟人身上也会变成小毛病,而小毛病在小人物身上也会变成大错误。君王有很多女人叫宠信,叫风流;老百姓有第二第三个女人叫花心,叫流氓。
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利益的裁判呢?刘太后如此,大臣如此,自古之人皆如此。
只是,一些时候的一些事情可以简单的用是非对错来进行判断,可是更多的时候无法如此。简单判断,往往导致误判,而细细思量则更见为难。
当戴克斯特专门杀一些坏人的时候,有人称他为罪犯克星、义务警员;当你仔细了解到戴克斯特杀人并非出自正义,不过是满足自己嗜血的本性的时候,这份尊重就变成了恶心。在恶心与尊敬混在之间,戴克斯特也在彷徨,家庭,朋友,知己一一出场,让戴克斯特的心理纤毫毕露。戴克斯特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甚至应该说逐渐认识到光明才是生存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究竟最后会怎样,我拭目以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