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
《黯然归梦乡》少年旧作十三篇
附记:1998年的11月,已经是我在师专念书的第二年,那时候好像就有些转向看些史书去了,曾经看过一些学者的议论,还有二月河的品?具体也记不清了。
匪气,说白了就是痞子气。
街上的地痞小流氓见过没?横敞着胸脯混甩着膀子,见人仰仰的,拿鼻子哼人。自然遇上了扎手人物必然是另一副面孔,一脸笑的情形能让受欺负的人气死。地痞小流氓不同于大流氓大恶棍。他们的不同最大的一点就是地痞小流氓为半吊子货。也许个样都能来两下可全是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连精神上都是半截,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已。
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一部分人有这种感觉,呆在圈子里还好,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能获得一点实现价值的愉悦。可一走出圈子未免自惭形秽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妄自菲薄只好在人家背后偷偷跑过,如小时见到老师。恰符合一句话:“要高高不上,要低低不就”。于是我们在这个的半空中尴尬的晃荡着。
在会场上大多数的人是唱得精神不鼓掌,待人家唱坏了唱砸了偏一浪高过一浪的吹口哨鼓掌。听报告会时,反应最强烈的并不是故事本身最精彩的,人人脸上的微笑暗示在掌声中,疯狂的喝彩,其实透露出另一种不光彩的暗示,让人觉得下流,觉得灰心丧气。平常的日子里玩得最火的是这帮人,但往往出风头的却不是这帮人。真的,玩也是半吊子玩。
其实不全怪大家本身。自然给予我们的其实不平等。为什么我们的一切会同穷乡僻壤俗气小家子气相连呢?生活在狭得只有一尺只容一个人走对面来人非退回去不可的充满着各种沉腐气味的拥挤的小巷,自然地就难抹去身上的小巷子气。人说“燕赵多豪杰”这其实很有道理的。江南再怎么强捍也比不过东北人。可后天的许多机遇实在又是被我们自个给扔了。“易的不愿做,难的做不来”,于是只好中庸的活。
痞子气另有一个表现,即对任何事情的麻木无反应。对他们而言,一切都无所谓都没什么,许多事都可以接受都不值得去干。一句话:懒得!懒得想懒得看懒得理,天塌下来自有个子高的人顶着,悲悲切切慷慨激昂与我何干。见大家笑也笑,其实都不清楚笑什么,自然还是懒得问。
明解缙有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个人要想不“腹中空”就得吃饭,要想不:"头重脚轻"就得看病吃药,然下盘稳固起来。痞子气的天敌是修养,一个人有修养自然而然会有种不矫饰的风度。而一个人的修养首先是道德。思想品质的好坏实在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其次是知识,知识是风度的支柱。知识就是力量是句滥而不俗的名言。
再讲句名言,也是人所共知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没有人不想自己振作起来重新开始让自己每一天活得实在,而不是空虚无聊。我们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外加的和自身的,主要是自身的。千万不要把这句话当作口号或作恶的借口,否则只会让自己又陷入泥淖而且更深一层。
附记: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师专先天不足,只有那么一巴掌大的地方,整天看见的就是那么三两个鸟人,无论师长还是学兄学弟都有几分心浮气躁,有的老生更是牛皮,几乎除了闲扯、除了起哄,就什么也不会的。当然也有个自我警示的意思。
前一篇:计深远何其难也(下水作文)
后一篇:《黯然归梦乡》少年旧作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