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农夫

(2016-10-16 08:30:59)
标签:

杂谈

一年前,我在本小区后面“买”了一块菜地,如愿以偿,过上了农夫生活。这片菜地被一道门锁着,要想进去,必须得有钥匙。

小区的地点,并非偏僻之地,出门步行不过3分钟,就是轻轨站。

当然,在15年或者更早以前,本小区还是一片农村,有大片的田地和农舍。后来,农田被征集、开发,修上了商品房,原本住在这里的农民,也被征地、拆迁,搬离这里了。

      但是,农田很大,开发商虽然征了地,但仍没有全部开发。

所以,今天看到的景象就是,穿过本小区后面隐蔽的围墙上一道仅容一个人侧身而过的门, 便依然可以看见大片的农田。

据一个在这里种了10年地的城市老农夫说,10年前,他儿子的房子买在本小区,他因为从农村来城里带孙子,也就一块跟来了。闲不住的他,就转悠到小区后面的这片早已荒芜的农田。他当年看到的景象,就是一片荒山。这个城市老农夫闲不住,于是开荒,大刀阔斧,将这一片荒芜的田舍重新收拾,并种上了蔬菜。

这个城市老农夫的老家,跟我同县,算是老乡,每次跟他说方言都觉得很亲切。

萝卜


当然,除了这个老农夫,还有其他几个农民,这里原本就是他们的家乡,这些农田他们再也熟悉不过了。自从被征地后,政府在离这里一两公里远的地方,修建了高大气派的楼房,他们在拿了一笔不菲的补偿款以后,还住进了宽敞高大的城市商品房。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他们一颗热爱农田的心,虽然搬进了城里的高楼,但他们仍然固守着这片依然没被开发的土地。

农田太多,种地的人又大多都是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婆,所以衍生到后来,就有人把土地“卖”给那些想要种菜的人。当然,这里的“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在我国,土地是禁止私人买卖的。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只能是一种使用权意义上的转让。

比如我,就在去年下半年,通过一个城市农夫,花了一千块钱,从她手里“买”了一块5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从理论上说,只要这块地不被开发,我就可以一直永远地种下去。

茼蒿



如期所料,这块地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在于锻炼身体。以前的时候,不关心春夏,也不关心旱涝,自从有了这么一小块菜地,就开始关注了。遇到连日干涸,要去浇水。菜地100米远处就是一条终年不断的小溪;遇到连日大雨,我就没办法了。每天早晚总想去菜地走走,给菜叶捉捉虫,给菜地拔拔草,浇浇水、施施肥、翻翻地,权当锻炼锻炼身体;除此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收获了绿色蔬菜。自己种的菜,很少用化学肥料,从来没打过农药。肥料是买的油渣饼,用来呕烂后再施肥,有时候也把尿存储起来,刚拉的尿叫生尿,必须经过十多天之后,才能成为熟尿,才能兑水施肥。这一年来,除了夏天最干旱的时节,有两周没菜吃,其他时间,都是自给自足,从来没有在农贸市场或超市买过蔬菜了。自己种的品种,大概有十来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城市农夫。这些农夫大多都是60岁以上的大哥大姐和老爷爷老太婆。他们会经常传授一些种田的知识,比如什么时候种什么菜,怎么栽培,怎么搭架,怎么施肥等等,我虽然小时候也在农村长大,但跟着他们,依然学了不少种田知识。这里就像是一个乌托邦,有一处工具房,工具房里放了各种农具,谁要用自己去拿,用完后在小溪里洗干净放回原处,从来没有谁计较。认识久了,大家还会共享菜苗、种子。今年夏天我到新加坡旅行的时候,正是重庆最高温的时候,但走之前栽的几株圆白菜苗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回来后才发现,是邻居那对夫妇每天早晚帮我浇水的缘故,真是既感激又感动。走在田垄里,互相打着招呼,贬低自己种的庄稼夸奖别人种的庄稼,其乐融融。如果硬要说还有一种好处,那就是去菜地走一圈,拍一套九宫格,发一发朋友圈,收获一堆赞,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逼格满满。

莴笋和香菜


种了这块菜地,也有烦恼。我那菜地紧挨着一条公共步道,步道的那一边,就是一个用破烂堆积起来的屋子。这个屋子的主人,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太婆,这块农田也就是老太婆的老家所在地。自从被搬离这里之后,老太婆依然舍不得自己的土地,就在一处废地里,用各种垃圾和棍棒搭建起了一个窝棚。老太婆每日在窝棚里乒乒乓乓,也不知道在鼓捣啥。换句话说,这条步道的左边就是窝棚,右边就是我的菜地。本来这也没啥,井水不犯河水。但问题就出在,老太婆在窝棚里养了一群鸡,大约有二十多只。当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地里刚刚冒头的菜苗,被鸡糟蹋得一塌糊涂之后,我就不爽了。于是我就跟老太婆说,让她管好自己的鸡。但这个老太婆却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地说,她的鸡只吃虫,不吃菜。我一听差点被这个老太婆的智商惊得一屁股跌坐在地,心想这真是天底下最聪明的鸡啊。如此三番,我也总算明白当初那个大姐,为啥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那块菜地卖给我们的原因了。这鸡的问题一日不解决,我那菜地也就一日不能种啊。交涉无果,我只好自己想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菜地四周加上围栏。但是在城里要想买到围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终于发现一家,兴匆匆地打电话过去咨询,对方说他们是专门生产围栏的,高速公路两旁用的那种,质量上乘。当对方再三询问我买来做啥的时候,我只好老老实实说“围鸡”,对方大笑三声,挂了电话。有一次在小区,无意中发现小区那些上了年代、腐朽的围栏正在被一个收破烂的拆除并准备装运走,兴匆匆地赶过去,花了150元买了三四米长、本中不堪的铁栅栏。我冒着酷暑吭哧吭哧地抗到田地里,还将身上的T恤戳破了两个洞,最后发现这么短的栅栏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再后来,有一次我到郊县一个农家乐去耍,看见农田里有我想要的那种围栏,于是问老板在那里买的,老板说在镇上。

正在出土的菠菜



第二天从农家乐返程的时候,顺便去了镇上,花了300多元买了几十米的围栏。于是,回到菜地后,在那一周的时间里,每个早上,我的时间都花在了安装围栏上。我在安装围栏的过程中,旁边的农夫一看这阵势,预感即将大事不好,如果我的菜地装了围栏,而他的没装围栏的话,可以预见的结局使得他找我联合了。他说,小伙子,你买围栏花了多少钱?在哪里买的?我一一如实相告。他又说,小伙子,你再去买一圈围栏回来,帮我这一块菜地也围上,成本算咱俩的,我帮你安装围栏,你愿不愿意?我点头如鸡啄米,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干?于是,原本我花了400多元的围栏,因为他的加入,最后只花了200多元。我还顺带清理了田地上方的水沟,将原本放在水沟边的几只粪桶移到了宽阔的步道一侧,紧挨着我的围栏。完工的那天早上,我长舒一口气,鸡的问题,总算解决了。然而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巡视菜园的时候,突然发现围栏下方一只贮满尿的塑料桶砸进了我的菜地,将两株长势正旺的圆白菜砸断了,看样子是活不成了。正寻思着谁干的缺德事儿,突然听到身后发出一声犹如猪拱地的声音,扭头一看,那个80多岁的老太婆正对我怒目而视,豁牙裂齿地说:你赶紧把这些粪桶都搬走,臭死人了!心想原来是老太婆干的好事,就还击道:难道你的鸡屎就不臭了?我靠边放着,步道这么宽,也没挡着谁碍着谁啊。她脖子一梗,努力地想要把有些弯曲的背伸直一些,傲娇地说道:我,不,管!事到如今,我也算是彻底领教了。为了熄灭战事,只好将几只粪桶搬回原来的地方。

迄今为止,我和老太婆相安无事,各得其所。 总体来说,这片菜地给我的惊喜,大过失望。因为土地不会骗人。

豌豆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