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民办校掠民钱财

(2005-08-10 14:39:00)
标签:

杂谈

 

 凌建华
女儿今年“小升初”,我们家离女儿要读的这所学校不到两百米,不存在所谓择校问题;孩子的升学成绩在全县前三十名之内,分数远远超过学校的录取线。孩子都完全符合学校的录取条件,但学校却要收九千块钱的“培养费”,为什么呢?学校说,它是民办的。

  那么,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民办”校呢?这学校几年前叫“××县中学”,所有的校产都是国家的,教职工的工资由县财政拨款,一句话,是一所典型的公办学校。然而,两年前的某一天,学校的牌子突然换成了“××县实验中学”,加了“实验”两个字,听说就变成“民办”的了。原来的校长、副校长摇身一变又成了董事长、董事。这些人不用拿一分钱出来,校产还是原来的校产,人员还是原来的人员,所有人员的工资仍然是财政拨款。

  这样的“改制”当然要有地方政府的同意。那么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同意呢?因为这是一个地方政府和学校“双赢”的结果———政府给学校收费的“政策”,学校将每年数千万的收费一部分给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伪民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些伪民校享受公办学校的所有好处,却不按照公办学校的方式运作,不受公办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它们享有民办学校的收费政策,却不需要像真正民办学校那样承担投资和风险。所以,这些伪民校完全是一种怪胎。如果说那些公办学校的乱收费还遮遮掩掩、还有所顾忌的话,那么,这些伪民校就胆大多了。它们可以去年收六千,今年收九千,明年可以收一万多。所以,这些学校暗箱操作的成分是很大的。

  这样的伪民校应该休矣。出路有两条:要么给它去掉“民办”这张皮,让它按公办学校的规矩办事,受公办学校规矩的约束;要么政府给它断奶,进行校产评估,把它真正推向市场,让它受市场规律的约束。不能再让这些伪民校狮子大开口“合法”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