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根黄瓜
13岁那年,他在镇中读初一,一周才能回一次家。
毕竟是少年,有时候他会忘记粮食的多少,平时猛吃(其实也只是吃饱而已),到了周末的时候就没粮食可吃了。
有那么几次,他都厚着脸皮向同学借。可是同学的粮食也有不多的时候。
那个阳光渐渐西斜的下午,他躺在床上,听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声,一点办法都有。
直到第二天下午,回家的同学都陆续回到寝室了,他闻着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的香味,直咽口水。
一个同学看着他饥饿的眼神,从背篼里摸出一根黄瓜给他:吃吧。
他接过黄瓜,清香四溢。只咬了一口,眼泪就下来了。
靠着那根黄瓜,他度过了生命中没有粮食的两天。
多年以后,他仍然记得那根黄瓜的清香,仍然记得送给他过一根黄瓜的同学。
多年以后,他历经千辛万苦,想过很多办法,依然没有找到当年给过他一根黄瓜的同学。只留下黄瓜的余香,在岁月的长河里回味,一次又一次。
(363字)
11.豁鼻子老牛
牛是通人性的。它清澈的大眼睛里不仅能照得进人的影子,还能读懂人的意思。只要看一眼牛的眼睛,你就能知道什么叫仁慈、善良。
小时候,他最大乐趣就是放牛。
牛的年龄太大,在地里耕作的时间太久,套龙套的鼻子都被拉豁了。
村里的人们都叫它“豁鼻子老牛”。
有一年夏天,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却不料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下起了漂泼大雨。他才忽然发现不见了豁鼻子老牛。
他惊出一身冷汗,一边喊着“豁鼻子老牛”一边四下找寻。
雨太大,没办法,他只好跑进一个山洞避雨,却迎面撞上“一堵墙”,定睛一看,这堵墙却正是他的“豁鼻子老牛”。他想牛是通人性的,不然怎么会跑到这山洞避雨呢,他拍拍他的头:“呵呵,原来你也在这里!”
后来,豁鼻子老牛实在太老了,村里的人决定卖了它。
从此,他像丢了魂似的。
有一年,他路过一个山坡,山坡上满满地有十多头牛,他在牛群中看到了他的豁鼻子老牛,那角,那毛发,那神态,像极了。
可是,他的鼻子却不是豁的。
他自言自语地说:那多像我的豁鼻子老牛。
谁知,放牛的却对他骂起来:“你凭什么说那头牛是你的?那是我刚刚买回来的!”
从此,他更加想念他的豁鼻子老牛了。
(514字)
12.打草仗
很多个下午,他会和伙伴们一起玩打草仗的游戏。
选一宽阔的草地,每人将自己割的草放在一旁,在百步开外放上一捆草,然后用镰刀砸草,谁砸中了草就归谁。
他们常常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晚霞满天,天将黑尽,才回到村子里去。
有那么好几次,他都将割来的草输光了,没办法,他只好胡乱地在山沟边割几把草,在背篼下面放上几块石头,再将草堆放在石头上,沉重地背着回家去。
聪明的他竟然忘了将草倒进牛圈里,有那么好几次,父亲将草端起来倒进牛圈里的时候,暗藏在青草下面的石头滚出来,砸痛了父亲的脚背,而他呢,自然免不了一顿好打。
(265字)
13.一只母羊
那一年父亲从集市上给他牵回一只山羊,说:好好地照顾它,把他喂肥了给你交学费。
他每天都早早地做完作业去放羊,把羊拉到水草丰美的溪边,让它吃饱喝足。
可是并不是每次放养的轻松活儿都能让他去,很多时候,他都只能将羊栓在门前的草地上,让它吃点草。
后来,他竟然发现羊怀孕了,肚子特大。
从此他就更加精心照料羊了。
有一天,他为了跟伙伴们玩打草仗的游戏,为了怕羊吃庄稼,他就将羊栓在了田边的一棵松树上。
等他傍晚来找羊的时候,竟然不见了羊!
他大吃一惊,仔细一找,才发现羊正挂在田边的石坎上,脖子上套着他拴羊的那根绳子,已经气绝身亡了!
他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父亲打他的时候,他咬着嘴唇一滴泪都没流。
他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些错误是永远都不能犯的,哪怕一次。
(353字)
14.一张黑白合影
那一年他12岁,弟弟10岁。村里来了一个照相的,照相是稀罕的事情,也是奢侈的事情。
他嚷着朝父母要了2块钱,去照了两张。
回家的时候,爷爷掏出5元钱,递给他:“把弟弟也叫上,你俩去照一张合影。”
他不愿意,因为他经常跟弟弟打架。
可是爷爷一定要坚持他把弟弟叫上去照一张合影。
没办法,他只好去了。
照像的时候,他嘟着嘴,满脸的不高兴。
爷爷说:笑一笑,对,就是这样,笑。
那是他和弟弟唯一的合影。
相片是黑白的,四周边缘带有邮票一般的齿孔。
他多想再看看那张照片,看看自己12岁的模样,看看那些时光是如何如流水一般地轻轻划过他的容颜。
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那张照片已经不在了。
他只记得,他穿着衬衣,最上端的那颗纽扣也系上了,细细的脖子,他和弟弟赤着脚,站在阳光下,有些少年老成的笑。
想着想着,他忽然就流下泪来。 (356字)
15.投稿
邮票是8分的。
邮局,是他走了30多里路才到的。
那年他14岁,迷上了写作,写了一篇小说,铅笔写的,写了满满两个作业本。
他满怀着希望,将小说装进一个大信封,在信封上写下一家北京的一家杂志社的地址,然后又步行了30多里,直到天黑的时候才回到家。
杂志社的回音成了他的希望,哪怕是退稿信也好,他想。
可是没有,一直没有。
后来他跟爷爷说起这件事,爷爷得知是用铅笔写的邮寄地址的时候,就告诉他:信封上是不能用铅笔写字的,因为铅笔字是可以擦掉的。
他这才后悔,他想,也许是有人改了自己的地址,或者擦掉了信封上的地址,杂志社没有收到罢。
(283字)
16.捉青虫
那时候太穷,爸爸妈妈连给他买笔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
他常常从鸡窝里摸出一颗热乎的鸡蛋,到学校旁边的商店里去换回一支铅笔和一个作业本。
爷爷家种了一大片菜地,菜叶经常被青虫吃掉。
有一天,爷爷对他说:去帮我捉那些菜青虫,每捉一条给你一分钱。
他高兴地去了,常常一捉就是20多条,他也因此能得到2角钱的报酬。有了这些钱,他就能买一些学习用品了。
后来他才明白,爷爷其实是在用这种办法培养他养成劳动的习惯。(2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