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我在问,想要掰开他紧闭的嘴,这个男人没有接受采访的经验,这是他的处女接受记者采访,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想要说什么似乎有些顾虑,出言谨慎,不谈细节。
就这样聊了三四十分钟,他起身到服务台买东西,我说不必,他坚持要去。好大一会回来,一桶炸鸡腿,一个汉堡包。边聊边吃,吃完鸡腿后,他指着汉堡包说:“我买了两个,咱俩一人一个。”我愣在那里,眼前分明是一个汉堡包,哪来的两个?只见他揭去汉堡包最上面的一层面包吃了起来,我才明白他所说的两个的意思:包裹着中间那块鸡肉的上下两层面包就是两个汉堡包。
这个没吃过汉堡包的男人,这个不懂得汉堡包吃法的男人,究竟是什么给了他进军网络的勇气?他的视野范围究竟有多宽?他所交际的朋友都是做服装摊的小商贩吗?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转行到网络这一“高科技行业”?
聊完天,他礼貌性地邀请我到他的摊位上看看。他没想到我竟然点头同意,尴尬地笑着:“你真的要去呀。”我说反正都来了,就去看看吧。天已经黑了,嘉陵江边的滨江路已是星星灯火。他说滨江路正在搞小吃展销会,我有些惊讶:“搞小吃展销会,你来卖衣服?”他坚定地点点头:“是的,卖衣服的在最里头,有好几家。”他说来逛小吃展销会的,大多都有些闲花钱,事实证明这几天的生意还可以。看来这个不懂得汉堡包吃法的男人,对经营服装的确有自己的头脑。
回来后发现稿子采访不深入,无法写下去,于是第二天我又到了北碚。知道了他的摊位,事先给他打了电话后我就直奔他的摊位去了。他的妻子很不高兴,以为我是巫康生意上的合伙人,又来蛊惑他入伙,当着我的面就开始对他不满:“你成天瞎逛个啥?正事不做!亏得还不够?”我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忙说我不是来拉他做生意的,是杂志社的。没想到他妻子更加起火了:“你亏本了还有脸到处宣扬?还嫌亏得不够?”这个男人脸上有些挂不住,我也有些尴尬,拉过一个凳子说咱就在这里聊吧。他坚持说到外面去聊,于是我们到了一个茶楼。
我说昨天你没打开话匣子,害我今天又跑一趟,你的时间也很忙,要是今天你还不说的话,我就得跑第三趟第四趟了,不然交不了差。他憨厚地笑了笑说,失败也没什么,我不认为是个多大的事儿。我说是呀,你看尹明善,你看马云,你看张朝阳,哪一个是一步登天的。就从失败这一点来说,你已经跟尹明善、马云、张朝阳平起平坐了。他的话匣子由此打开了,他怎么做服装生意的,他怎么想投资网络的,投资网络后是如何失败的,做了哪些努力等等。
“知识太差,不懂管理,缺乏朋友。”这是他总结的失败教训。他说他经常买回很大一堆书回来看,包括艾祥的《马云创造》。我问他重新完成原始积累后想做什么,他有些茫然地说不知道,只想做一些高科技行业的生意。他说也就最多一年的时间吧,就可以完成积累。我说我们杂志有很多项目信息,到时候需要的话咱们互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