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月底我回到云南拍摄抗战大戏《桥隆彪》,亲眼目睹家乡的旱情,所以一定要有所行动,身体力行支援家乡。这次的行动不仅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还得到新浪网的大力支持,成为新浪网的特约公益特派员。我还要在云南拍戏3个月,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当地的最新消息传递给关注西南旱情的广大网友。我一定会尽力做好,为家乡抗旱救灾贡献一份力量。
其实很多生活在大都市或是居住在小水乡的人很难想像“旱灾”的实景,包括我。所以这次回到云南拍戏,不知道该说幸还是不幸,我亲眼看到那种让人看了感到惊骇的困境。
离开云南家乡去念书、工作,然后全国各地的拍戏,每年只有很少的时间可以回家看看。这次本想着能够在云南拍戏是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四季如春的好风光,真的真的没想到有些地方的旱情会这么严重。
在那里我第一次觉得,连自来水都是稀罕之物。光秃秃的村子,满脸沙尘的孩子,还有嘴唇干裂的老人家……孩子们一个个怯生生围过来时,我有点心急,看得出来他们很渴,但是为什么不立刻拿过去大口喝下去?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接过水,紧紧攥在手里后笑得像是得到了多么美妙的礼物一样,心里真酸!
我站在他们中间,看着他们眼睛闪亮亮的举起水来,咧着嘴笑开,那种神情让我只能不停的笑,生怕下一秒就哭了。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生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的人是我呢?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又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20年前,大社会环境不比现在,但回想起那时的我们,每天只会为上学、作业、考试发愁;每天为好吃的和好玩儿的使尽浑身解数去缠父母和爷爷奶奶;每次对于矿泉水不屑一顾,就指着可乐雪碧乐百氏,神情执拗。
很心疼,很无力。我不想说每个人都应该如何如何,因为这并不是凭任何一个个体就可以扭转的局面,也确实并不是义务。但是,在国家政府的官方救急之外,有能力的人是不是可以站在援助的立场上多多少少帮帮这些困境下的人们……把惶恐从他们的眼睛中抹去,让他们对生活可以充满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