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释放房地产救市信号?

(2008-11-09 21:49:08)
标签:

房产

北京释放房地产救市信号? 

 

大约是上个星期二的晚上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吴雅卿问我,现在有些城市在住宅用地招拍挂时,将限价房用地与商品房用地捆绑在一起推出,这算不算救市行为?我回答说,从狭义讲不是而从广义说则是

为什么说是广义救市而非狭义救市?因为从广义讲,救市是指政府为避免市场崩溃而采取种种稳定市场的政策手段,而从狭义讲,救市是需要投入资金的,如直接投入资金的注资或间接投入资金的税收减免。

唯高者得到纳入限价因素,这一供地方式转变,并不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救市作用,因此可称其为广义的救市。

住宅用地“招拍挂”供地方式唯高者得到纳入限价因素,这是一种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为什么可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11月7日晚上,我已就此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具体分析,待该文章公开发表后,我将在博客贴出。

 

 

  附《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吴雅卿的文章——

 

 

 

 

限价地配建商品房 北京释放房地产救市信号? 

 

2008年11月09日    中国房地产报 

 

吴雅卿  

  

北京开始逐步释放地产救市信号。

日前,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布公告,将顺义区站前西街居住项目3宗土地的出让条件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即是将原先的纯限价房用地更改为掺进一部分商品房用地。 

 

  一位北京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肥瘦搭配”的出让方式,在北京土地出让中并不多见。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纷纷出台了房地产刺激方案,其中很多均指向土地交易。不久前,石家庄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其第九条“统一规划、按功能切块、捆绑出让”的条例曾在业内引起了高度关注。 

 

  虽然北京的房地产刺激方案仍未出台,但将北京的此次做法对比石家庄的新政,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坦言,此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北京救市举措的初步显现。 

 

  急救限价地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布的公告显示,修改了一直没有成功出让的顺义区站前西街居住用地等3宗土地的交易条件。 

 

  其中,规划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的卢沟桥郭庄子村限价房地块,由全部建设限价房和廉租房的规划,改成建设10万平方米限价房、1.2万平方米廉租房,其余建为普通商品房;回龙观地块原本20万平方米限价房的建设规划缩减了5万平方米,改作普通商品房;而在10月中旬,规划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的顺义区站前西街地块已由独立建设限价房改成配建10万平方米限价房,其余为普通商品房。 

 

  “此次将商品房和限价房地块打包出让,能够将两种性质的地块实现优势互补,增加对开发商的吸引力。”阳光100副总经理范小冲说。 

 

  明天地产业务中心总监贾玉鹏认为,由于政府每年推出的政策性用地,都有规定数额的硬性指标,因此在当前开发商热情都不高的状况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一些具有诱惑性的条件,以确保政策性用房的土地供应,另外一方面也能提高开发商开发政策性用房的积极性。 

 

  自今年7月份以来,北京市推出的限价房地块连续遇冷。前不久,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曾专门召集部分开发商,召开了一个小型土地市场供应情况座谈会,商讨对土地市场的应救措施。 

 

  当时,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从保证限价房供应方面考虑,未来北京限价房很可能更多地采取在普通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的建设方式,减少规模过大的限价房独立建设。 

 

  而这一出让方式从纸上建言到政策实施,也仅隔数日。 

 

  救市之举? 

 

  “从广义上讲,此次限价地捆绑出让的确是政府救市的一种举措。”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说,因为限价房用地跟商品房用地一块打包出让之后,可以掩盖地价下滑的事实。 

 

  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限价房土地供应政策的调整,大致原则为:在保证今年限价房供地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限价房的供应方式及结构;适当控制供地节奏,稳定土地市场;加强政府收购储备力度,对部分一级开发企业所开发的土地实行收储,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大政府土地一级开发力度,进一步降低土地成本;适当改变土地供应方式,进一步调整付款进度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