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天运动会》 |
分类: 胡说八道 |
一年前我就写了一篇博文《黄健翔“国球大典”表现一般,凤凰卫视前途难料》,看低黄健翔和凤凰卫视的合作前景,但《天天运动会》突然新年停播,还是惋惜不已。《天天运动会》第一期我是早早等候在电视前看完的,但最后一期错过观看,想不到就此永别。
分手原因,最初分析都是《天天运动会》收视率过低导致,但今天凤凰卫视又发文《凤凰卫视公开感谢黄健翔
称天天运动会收视率很出色 》。此文多少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其实就是双方为自己冲动的惩罚寻找借口。凤凰卫视为自己赶时髦,追求眼球效应,运做黄健翔举措失败做掩饰。黄健翔也不想背着收视率低的名声,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重新上岗(那会让央视的旧战友笑话的)。其实,这是一个双败的结局。
《天天运动会》节目应该归属于体育社会学类的范畴——通过挖掘体育深层次的东西进行评论。但凤凰卫视方面太高看中国体育迷的层次了。中国体育职业化也就十几年,而且还是半职业化的情况。中国体育迷过去看体育比赛那是爱国热情,现在那是凑个热闹,还没有经历和阅历去关注体育深层次的问题。和外国的球迷比,那也是半职业化的球迷。没有数量众多的职业化球迷做支撑,《天天运动会》收视率低那很正常。至于时间段不合理等原因,只是客观因素。
从凤凰卫视角度讲。原本是想趁着08年的契机,也分享一块奥运的蛋糕,拿《天天运动会》投石问路,但效果不佳。此次停播的还有关于其它几个体育类的节目,都是收视率过低。这说明凤凰卫视不务正业,搞体育节目还很业余,也没弄明白体育节目的特殊性。想靠低成本运做节目,其它也许能成功,但体育类注定失败。奥运的蛋糕不是谁都能啃上一口的,老老实实作好自己拿手的才是根本。
黄健翔重新就业不成问题,但没有央视这个平台,他作为一个真正的体育从业者,肯定会觉得郁闷。据说很可能去湖南卫视,更是扯淡,比去凤凰卫视的结果更惨,他真把自己当作偶像明星了?《欧洲足球》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对方名声不太好,前景也很微妙,但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天天运动会》虽然停播了,但它为中国体育节目制作的方向开辟了一条新的方向。很难想象,央视体育频道作为体育节目制作的老大,在《天天运动会》开播以前,竟然没有一个体育谈话类节目。但在那以后,《足球之夜》不也开始邀请嘉宾搞体育谈话节目了?这不能不说是黄健翔和凤凰卫视的功劳。
前一篇:从张斌事件,看央视的奥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