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太湖水污染无锡蓝藻 |
分类: 胡说八道 |
江南有这样一首歌:“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船上有白帆,水中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里有鱼虾……。”
猪肉涨价,是市场波动;太湖污染,是生态灾害。只要事关老百姓生活利益,不是牲畜的错,就是老天的错,难道就没有人为的祸害?堂堂政府机制,连个猪都管不了,连个湖水都管不好,那不该是猪的错,是人的错!
无锡水污染主要是因为太湖水体内蓝藻大量繁殖,原因不外乎气温生高和水体本身的污染。我没在无锡生活过,大概查了一下,那边最近一个星期的气温也都在30度以下,我不知道这对于南方城市是高还是低了。我只知道最近天气预报说的是北京、山东、河南等北方的一些地区,连创最高气温,难道北方的高温如“蝴蝶效应”般影响到了太湖水里蓝藻的生长?
至于太湖水自身工业、农业等方面的污染,太湖做为国家确定的“九五”期间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不是从1998年底,就打响了“备受国人瞩目的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了吗?当时国务院还批准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
2010年规划》,明确规定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即到1998年底,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和沿湖宾馆、饭店的污染源要做到达标排放。第二步,到2000年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的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实现太湖变清。第三步,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1998年底,为了达到第一步的目标,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团还来到江苏对第一阶段工作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当地政府还严格执行了听起来很响亮的“零点行动”——要从零开始改善太湖水污染状况。看来“零点行动”成了“无用功行动”了。
除此之外,2001年9月,无锡市在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创模”总体要求,无锡市确定了碧水恢复、蓝天重现、污染物削减和人居环境建设四大计划,重点推进了五里湖专项整治、工业污染防治、机动车专项整治、工业结构调整等16项“创模”工程。 按照要求当时就达到了2005年国家考核标准。
根据国务院还批准的《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
2010年规划》的三步要求看:第二步的“太湖变清”的目标超过3年了,现在还没达到。否则也不会发生蓝藻大面积爆发,百姓饮水困难了。
庆幸的是根据规划,还有时间完成第三步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希望此次的水危机能引起真正的关注:“解决太湖水污染,刻不容缓”。希望政府机制能多关心百姓生活,少迷信鸡的屁(GDP)。
后一篇:杜伊又赢球,朱广沪怎能不伤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