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药品降价医疗改革 |
分类: 胡说八道 |
当今中国社会,我把它称之为疯狂“折腾”的社会。
药品降价、房价上涨、股票牛市、银行利息上调、大兴土木……
无不是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景象。
但药品调控七、八次后老百姓负担并没有减轻多少;国六条国十五条八大措施发布后,房价高的还是让人望不到顶;股票涨幅高的像曾经跌的一样毫不靠谱;银行利息半年内一月上调一次,就不能合在一块儿涨一次吗?……
反正老百姓就没消停过,隔一段时间就的“折腾”一次。
社会发展、改变是个好事情,但如果都演变成了折腾,那不仅人累,是个东西都有可能被折腾散架。
就说这药品降价,连着这次的调整,不到一年已经有八次了。每次老百姓听到都高兴的抹眼泪,但生个病住个医院,贵的让你惊出一身冷汗。就算平常小的发烧感冒,总的找个大夫看看吧,你总不能捡着降价的便宜药品,自己试着吃吧?让大夫开个单子,那你就别指望他能开出又便宜又实用的药品了。经济利益挂钩,谁都想多赚两个钱啊!
还有现在推广的农村医疗合作,原本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自己出小头、国家出大头,切实为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的一项措施。但如果医药价格由医院说了算(所用何种药品肯定是医院说了算),那30%、50%等等的报销待遇,就和普通药店的药品差价相抵消了,尤其是在医院药品理所当然的要比普通药店高的情况下。所以到头来,农民自己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和好处。
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通过强制措施要求全国所有的药品生产厂家不管成本、不管质量差别统一定价,但这可能吗?不说政府无权强制要求私有性质的药厂全国统一定价,就算统一了,地区差别造成的药价损失政府又能负担的起吗?如果要负担,那是不是就要使药厂全部收归国有呢?
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问题,还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博弈,但这又是无法一下能改变的。所以,就造成了药品的高利润,房地产商的高利润,电信、电力的高利润,甚至是黑心矿主的高利润……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以高制高”——通过高回报来填补自己的高付出。因为我们谁都无法改变,只能不顾良心创造自己的高利润。
前一篇:男人是炮 女人是灰
后一篇:等的花儿都谢了,范甘迪还不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