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俞读书: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春秋战国和宋朝

(2016-03-13 12:55:52)
标签:

读书

历史

新东方

文化

分类: 【C】【俞敏洪文档】
  3月5日, 对于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说不是休息日。今天上午大家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整整36页,总理朗读了2个多小时,满头大汗,挺辛苦的感觉。报告整体比较务实,但有关思想解放、文化创新等领域落笔不多。我自己用了1个小时不到,先把报告读完了,然后用另外一个小时读完了同时下发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有一百多页,基本了解了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纲要也十分务实,但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的论述。这个半天算是认真学习了国家级别的大事,感觉挺有收获。
  
  到了下午,政协小组讨论,我在教育组,讨论的话题自然更多的是教育。我也积极参与了讨论,指出报告中关于民办教育几乎没有提到,觉得国家一直没有认真对待民办教育,在政策和待遇上的差别也一直没有解决。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了14年,到今天还在讨论具体实施细则,实际上是立法执法远远落后于教育现状的一种表现。小组讨论只要大家敢说话,互相讨论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由于上下午的会议,所以今天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利用会前会后和晚上剩下的一点空余时间,我阅读了半本陈舜臣《十八史略》的第五本、也是最后一本《文治时代》。《十八史略》最初是由宋代后期学者写的,所以写到宋代就结束了,陈舜臣的现代解读,也就到宋代为止,估计明天我就能够全部读完了。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人文、最宽容、最文化的朝代。网上曾经有过讨论,如果让你穿越回到古代,你愿意回到哪个朝代?我选择春秋战国和宋朝。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大爆炸的时代,而且知识分子可以自由行走和尽情表达,最多被驱赶而不受迫害;宋朝是中国大一统之后唯一一个不杀知识分子的朝代(当然流放了不少),据说赵匡胤为子孙留下的刻在石碑上的三大规矩是: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三条规矩可真是在中国历史上开了先河。
  
  只要读点中国历史就会知道,任何一个新朝廷上台,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前朝的皇亲国戚斩尽杀绝,以绝后患。但整个宋朝因为赵匡胤的规矩,一直非常优待柴氏子孙。最最难得的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等于为知识分子撑了一把保护伞:言者无罪。整个宋朝优秀文人迭出,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等,应该都和这一条相关。因为不会丢性命,所以说话胆子就会大一点,给点舞台,中国的士大夫就能够发出光芒来。尽管还没有达到“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程度,但和其他朝代相比,尤其是和后来的元明清相比(元朝汉族士大夫猪狗不如,明清两朝文字狱连天,知识分子动不动就被株连九族),宋代的士大夫简直可以说生活在天堂里面。
  
  今天在政协会议驻地的流动书摊,还买了三本书,陈光中的《走读周有光》,刘苏里的《通向常识的道路》和李静的《大先生》。政协还发了一本《教育的启示: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长启示》,其中还有我的一篇文章。

【扫描二维码 和俞敏洪老师一起读书吧】

老俞读书: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春秋战国和宋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