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D】【新东方文化】 |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社会是金字塔社会结构,而且这个金字塔的顶部越来越小,在底部通向顶部的道路中,考公务员是最宽的一条!广大老百姓就都来考公务员,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热。如何开通更多更有效的道路,还值得我们深思!
一段时间以来,南京年薪20万女白领考公务员的事情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作为一名新东方北斗星公务员教师,我对这个事件也比较关注,同时也有许多的思考写出来和广大朋友分享。
事件说的是在今年南京市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员中,出现了拿着高收入的外企白领。丰芸(化名)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年收入有20多万,她已经通过了报考单位的资格审核。今年30岁的丰芸的收入很可观,扣去税收后,拿到手的月薪有1万出头,一年分两次发的年终奖总数有6万多,一个项目完成后能有数万元的项目奖。
如果这位女白领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而去考公务员的,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问题就在于她不是出于兴趣去考试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样的人也要考公务员呢?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又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出于对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也出于一名公务员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感,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我的一点“冷思考”:
一、事件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有很高的收入,但感觉自己还是没有保障,这就是中国广大白领阶层的普遍心态。年薪20万的丰芸说:“其实,外资企业也较为稳定。这些世界500强的欧美企业在招聘时很严,进来后管理较为宽松。而且,有8年相关行业的经验,都是其他大企业猎取的对象。每年都会有10个左右的猎头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不过,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最向往的。公务员最吸引我的是生活、工作更稳定而且长期有保障。”
有一位在省直机关工作的女公务员认为,女白领随着年龄增大压力也会增大,被“炒鱿鱼”的可能也愈大,但女公务员工资、级别、待遇甚至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外企,30岁的女白领多已达到事业高峰,而机关里的同龄人,不但不愁养老,事业上升空间也还很大。
一项调查显示,考公务员的人中,83.3%最看重公务员的医疗、养老都有保障。在广州某垄断企业工作的小林,刚考上某省级机关,尽管待遇略降,但他说:“进入公务员队伍,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
二、事件反映出中国部分精英的无奈
在现在中国有一个和发达国家相反的奇怪现象,大部分社会精英想当公务员,而在发达国家,大部分社会精英都在金融界和商界。现在的情况是,来自北大、清华、南大、东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学生和名企的精英报考公务员也多起来。虽然在发达国家也有这种现象,如美国的保尔森放弃高盛的高薪职位当财长,著名影星施瓦辛格放弃赚钱的演艺事业,当上了加州州长,但这是因为在发达国家原本就需要那些有本事、高素质的人才来担任高级公务员,为国家和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而在我国呢?公务机关并非对所有人才都是成长的沃土,恰恰相反,对某些不能适应的人来说,公务员反而是一份苦差事。重庆市部分专家曾经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测评法,对几个市级机构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30%的公务员心理表现为敌对情绪,对环境不认可,经常牢骚满腹;相当多的男性公务员选择了“我经常想到要哭”!还有调查显示,江苏省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还有31.2%感觉太累,1.6%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有资料显示,国家公务员中54.88%的公务员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指数居各行业之首,65%的公务员感觉人际关系压力大。因此在决定是否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个问题上,人们应该从自身的性格特点、生活追求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能仅仅因为稳定将公务员当成躲避职场竞争的避风港。
三、事件折射出中国现阶段的就业观念仍需多样化
中国人自古就有官本位思想,没有钱的人想做官发财,有钱的人想做官发大财,而考上公务员就是做官的第一步。很多一门心思考公务员的人都是奔着“高官厚禄”去的。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想进国有企业、不想到农村工作、不想入民营公司,他们辗转各地志在必得,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考试获取一份社会地位高、相对稳定的工作,一个让人称羡的“饭碗”。他们置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兴趣于不顾,不仅对其人生可持续发展无益,而且还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给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人才瓶颈。因此,现阶段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需积极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多样化的就业观。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社会是金字塔社会结构,而且这个金字塔的顶部越来越小,在底部通向顶部的道路中,考公务员是最宽的一条!广大老百姓就都来考公务员,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热。如何开通更多更有效的道路,还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阅读: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谁来为这5000万的豪华公交负责?
戏说历代美国人
送给我亲爱的学生们……
当美国佬遭遇英国佬
小小说《爱的纠缠》
难忘的两个熟人
高考之外,人生还有别样精彩
真正的“师者”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绝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