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优秀新东方教师的必备素质

(2007-08-08 09:32:22)
分类: 【A】【新东方课堂】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邱政政


  新东方教师至少要遵循“三三法则”,即三个“结合”、三个“相长”和三个“TIVE”。

 

首先,我们谈谈三个“结合”。


  三个“结合”首先是“道”与“业”的结合。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矣。” 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先把“闻道”与“精业”结合起来。那“道”要达到什么程度呢?古人解释说:“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师道坏,则无贤弟子。” 所谓“任人为德”,因而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和追求,而不是将自身的物质利益放在首位。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教师要在“闻道”的同时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其次是“爱”与“会”的结合。课堂教学本身仿佛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爱”与“会”的良性循环应该是这一乐章的主旋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的“爱教”与“会教”和学生的“爱学”与“会学”的动态过程,而且“爱教”和“会教”是“爱学”和“会学”的基础,因而教师一旦达到“爱”与“会”的融合,其课堂教学就一定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再次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英语教师因其文科属性,在课堂上应该是豪迈张扬,风趣幽默,并充满激情与感性色彩的。但感性过多容易忽略抽象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思辨意识,所以要作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接下来谈谈三个“相长”。


  首先是“师生相长”,即教学相长。苏格拉底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教师并非是真理的化身。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从来不会在他的学生面前高高在上,固步自封的。他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向学生学习。教与学之间是互动的,学生的反馈、问题和建议恰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自我的巨大财富。所以教师如果不主动地与学生交往,他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老师,而不是实践中的老师。


  其次是“师师相长”,即教师之间的竞争与互勉。毫不夸张得说,新东方今日的辉煌离不开教师间良性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学会将“压力”转为“动力”,作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再次是“师校相长”。不可否认,优秀教师是新东方学校的中坚力量,新东方为有这样一支精干的师资团队而倍感骄傲。但教师也不能肆意放大个人的重要性,毕竟没有新东方,就没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教师与学校之间要作到充分信任、互相促进。


最后再谈一下三个“TIVE”。


  首先是POSITIVE。毋庸置疑,POSITIVE是这个时代的名片。新东方教师在课堂上要忘我投入、自信主动、热情奔放,因为只有让自己感动的课才能去感动学生。


  其次是CREATIVE,即敢于批判,大胆实践,富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上,我倡导“百家争鸣”、“个性张扬”。因为新东方教师不仅要认同新东方精神,融入新东方风格;更要升华新东方精神,创新新东方风格。不要情愿一味做老教师的“替身”而泯灭了自身的个性。


  最后是PROACTIVE,即要有预见性,作到防患于未然。学生在新东方的课堂上会随时提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问题,这时经验不足的老师便会招架不住。相反,长期实践在教学第一线,不断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老教师就可以作到一切尽在掌握,顺利解决任何疑难问题。


  总之,三个“结合”与三个“相长”是新东方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之上,作到POSITIVE的老师可以成为新东方的合格教师,不仅POSITIVE而且CREATIVE的老师便可成为优秀教师,而三个“TIVE”全部具备的老师一定是新东方的明星教师。在这里,我希望所有新东方教师都能成为永远发光的“恒星”,而不象“流星”一般昙花一现。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新东方才会驾驭完美,再创经典。

 

  [邱政政:上海新东方优秀英语主讲教师 著名英语听力、口语及口译教学专家]

读博客·写评论·中大奖·新东方

 

相关阅读:

 

  送给我亲爱的学生们……
  十二星座雅思口语考试策略
  新媒介时代听说攻略
  新四级通过后必做的四件事
  高考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英语口语学习的最有效原则
  研究生复试必备的七大武器和五大问题
  初中听力学习方法
  高考英语的复习策略
  谁能真正的学好外语?
  考研之后学会放下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