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C】【众名师印象】 |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刘宝华]
编者按:在新东方,王宇老师在广大学员中的名声可不是谁忽悠出来的,他讲课又好,人气又高,特别受广大中学男生女生们的X爱。想见他一面颇为不易,而且还要预约,据说,其约期已经排到三月以后。对如此的焦点人物,我们岂能放过?为此,我们特请新东方X仔队队长刘宝华跟踪采访了王宇数日,最终独家披露了王宇老师成长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以飨读者。
谁说优秀如王宇,小时候就一定乖巧听话?王宇可是一个另类,他的性格与成长历程一面是优秀与卓越,一面是叛逆与反抗,婉若硬币的两个面。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A面:从小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骂人,成绩始终在前两名,几乎永远是班长和学生会主席,所有可能的奖励都获得过。父母眼中的乖儿子、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学生群里的好干部。例证:他的照片现在还作为模范挂在母校中学的墙上。
B面:永远和学习好的学生保持距离,永远和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哥们义气情投意合,所作所为永远离经叛道。例证:虽然一直是班长,但他因为太喜欢上课说话不遵守纪律,一直被老师安排成“特殊座位”:在前排倚窗而坐,前边是黑板和老师,后边是广大同学,左边是窗户,右边是课堂。
A面:他在众人面前的表演欲和掌控力似乎是天生的。4、5岁大时,幼儿园和台湾小朋友搞海峡交流,在呼和浩特最大的礼堂,王宇领唱大合唱《彩虹架金桥》。唱完自己的独唱部分,正要转身进入合唱队伍时,脚下一滑当着几千观众摔倒在舞台上。据父母和老师回忆,当时的他一不慌二不忙,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回到队伍中合唱,唱完合唱还再度离队唱完了他的结尾独唱部分。当他在舞台上爬起来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这掌声除了对一个孩子善意的鼓励,一定还包含着对如此镇静自若的小朋友的惊叹与喝彩。王宇已经完全想不起这样的场景,他只记得那次汇演他们的节目获得了第一名,幼儿园让小朋友们自己挑奖品,他挑了个小笔记本。因为是第一次能自己挑奖品,所以印象特别深。
B面:上初中时,为了“先进带后进”,老师把班里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安排成他的同桌。这下可好,两个亲密无间打成一片。一次同桌因为上课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把书没收了,小说是租来的,虽然租金不贵但押金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帮兄弟一把,王宇趁中午吃饭时爬进了老师办公室把小说偷了出来,事成之后爬不出来,干脆一跺脚从二楼窗台飞身跳了下来。这类“打家劫舍”似的举动在王宇并不陌生,早在小学时有一次他回家没有拿钥匙,懒得等父母下班,愣一脚一脚把自己家门踹开破门而入。
A面:初中时身为少先队大队长主持少先队大会。这类政治氛围浓郁的严肃会议有着严格的程序:先“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之后再“升队旗奏队歌”,然后才能坐下正式开会。那次王宇不知道怎么了,升完国旗奏完国歌就让大家坐下了,等反应过来没有一丝紧张失措,平静又幽默地说了句“麻烦大家活动活动再起来一下,下面升队旗奏队歌。”在学校老师印象中历来还没有哪个学生干部能在这样的大场面中表现出如此的风范。
B面:初中三年级一天的课间操,物理老师找他切磋台球,回来时下一节劳技课已经开始了。他不想惊动老师同学就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从窗户爬进了教室,正想悄悄坐下来,旁边一个调皮学生偷偷挪开了他的凳子,王宇一屁股坐了在地上,顿时桌子、凳子、同学的哄笑稀里哗啦一片,劳技课老师气得指着王宇“世界上怎么能有你这样的人?!”
A面抑或B面?王宇上学期间的众多荣誉中,有一项是比较特殊的:呼和浩特市台球精英赛第三名。王宇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打台球,而且非常下工夫,晚上在家做功课常常跟妈妈说“我上厕所去”(那时住平房,用公共厕所)就跑出去打台球,一打两个小时不回家,到后来他一说上厕所妈妈就跟出去盯着。到初中时他的台球水平已经小有名气,初三时全市举办台球大赛,他作为唯一一名未成年选手参加并取得季军。
王宇说他之所以那么小就学打台球,是在心里隐隐与老师家长较劲。在那时的常人眼里打台球都是地痞小流氓干的事情,他要证明好学生也可以打台球,他想打破人们对好和坏的判断。
从小到大,他都是这样一个在传统规则和价值观下做到最好、最受别人认同,却又在时刻怀疑传统价值观、时刻挑战传统规则的矛盾体。用同学和老师的话说,就是“黑白通吃”。
后记:记得在采访的时候,我问他:你少年时代,可曾染过发、打过环、穿过有“个性”的衣服没有?他笑而不答,立时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相关阅读:
乱弹:李云龙和杨军,不得不说的关系
王强:藏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暴料新东方超牛“四人组”
抱着一颗单纯接受的心勇往直前
一对国际浪人的特殊教室
坚韧的本能铸就不屈的人生
谢强:不只是霍顿的翻译
俞敏洪:插秧的诗人、乱中求胜的影帝和乐观的信徒
徐小平:看清现实才能有效规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