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印象

(2006-11-10 18:29:31)
分类: 【D】【新东方文化】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何钢]

  one disinterested deed of hope and faith may crown a brief and broken life with deathless fame.

--By Charles Eliot

  10月20日,北京新东方一行十六人来到了哈佛所在的坎布里奇市(Cambridge——剑桥)。今年恰逢哈佛建校370周年。人们经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

  一眼看去,哈佛并不显眼。在波士顿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历史古迹的地方,哈佛校园更多地是融入其中。如果不是看到满眼的绯红色(crimson),游人很难意识到已经到了哈佛。没有门卫,也没有保安。任何人都可以进出校门而不受任何盘问。当然,学生宿舍和图书馆不是随便能进的,那是为了保证学习和研究的不受打扰。事实上,哈佛的校训就是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的校徽上就刻着:VERITAS(拉丁文——真理)。而绯红色(crimson)不仅是哈佛校徽的颜色,更代表了哈佛师生对于追求学问的执著与热爱。

哈佛印象

新东方名师来到世界名校

  在很多方面,哈佛都开创了美国大学的许多第一:

  哈佛大学在美国是建校最早的大学,于1636年成立。当时主张脱离英国国教的清教徒(Pilgrims)才登陆普利茅斯(Plymouth)16年。后来才有威廉玛丽——维吉尼亚大学的首所学院(1693年)、耶鲁(1701年)、宾西凡尼亚大学(1740年)、哥伦比亚大学(1754年)等等。当初只有一个老师,9个学生的哈佛如今已发展为近两万学生,两千五百余名教员,另有一万两千名员工。(十三年前老俞初创新东方时,也是一个老师,几十个学生,而今新东方年培训学员近百万人次。)

哈佛印象

在美国大学,常常让人分不出哪里是校里,哪里是校外

  哈佛不仅是美国第一所大学,还拥有全世界大学中第一大图书馆,藏书达1300万册,比第二名的耶鲁大学多出300万册,在美国只有国会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比它藏书多。

  哈佛大学招生非常严格,只录取最优秀的人才。哈佛大学的录取率,在美国所有大学中是最低的。而哈佛的校友捐赠金额则一直是美国大学中最高的。

哈佛印象

校园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哈佛没有什么太过显著的标牌和宏大的校门供人合影留念。当然,无数的朝拜者(“pilgrims”)还是会蜂拥而至哈佛最古老校区Harvard Yard中心的哈佛像(the statue of John Harvard)。

  哈佛像又称“三大谎言之像”(the Statue of Three Lies)。这是因为这座雕像的基座刻着以下铭文:

JOHN HARVARD / FOUNDER / 1638

  而事实上,哈佛大学不是于1638年创建(创建于1636年);约翰·哈佛不是哈佛的创始人(哈佛原名Cambridge College剑桥学院。后以哈佛的名字命名,因为他去世时把图书馆和一半的产业捐给了这个学校);这座雕像也不是约翰·哈佛本人(哈佛没有留下任何画像,雕塑家是找了个学生作模特。)有个有趣的风俗是学生摸一摸哈佛像的左脚鞋尖,可以考试灵光!因此,左鞋尖被磨得铮亮而雕像的其余部分则呈现暗黑色。

哈佛印象

笔者亦未能免俗

  1884年,被誉为哈佛历史上最伟大校长的埃里奥特(Charles Eliot)在给雕像揭幕时说道:“一个无私的出于希望和信仰的举动可以赋予短暂而破碎的生命不朽的声望。”…one disinterested deed of hope and faith may crown a brief and broken life with deathless fame."

  哈佛没有因为学生众多而把她的大一新生搬到“大学城”,而是把校园内最古老最好的宿舍留给他们。图为大一学生宿舍之一的Massachusetts Hall。Massachusetts Hall建于1720年,是哈佛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很有意思的是,校长、教务长和副校长们在底下几层办公,而新生就住在他们楼上。

哈佛印象

校长与学生共处的办公兼宿舍楼

在这样风景如画的Harvard Yard,每个人的心都会沉静下来,思索哈佛这棵不老松长盛不衰之秘密……

  (何钢:北京新东方学校英联邦项目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