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东方
新东方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77,828
  • 关注人气:270,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着一颗单纯接受的心勇往直前

(2006-10-31 16:23:02)
分类: 【C】【众名师印象】

[来源:新东方网 《职场》杂志 作者:康路 摄影:王育]

  1996年暑假,柯宇涵参加了一个语言学习项目,第一次来中国的他迷路了。刚好一位中国姑娘经过,柯宇涵立即礼貌地问路:“请问您……”还没有等他用磕磕巴吧的中文说下去,姑娘就一个转身,走掉了。后来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不准确的发音让对方听起来像是在说:“亲吻你……”

抱着一颗单纯接受的心勇往直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柯宇涵在自己客户面前脱口而出这首诗时,立刻“语惊四座”。那时候他担任可口可乐(中国)副总经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如此“造诣”。“对方的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开始时候的生疏烟消云散。”

  我不能停止让自己想象,他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我大学的专业和他性质一样,也是学习一门外语,在同样的勤奋和刻苦下,他如此优秀的秘密在哪里?

爱你所选

  我丝毫不怀疑,如果换一门专业,柯宇涵同样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因为不管出身、学历、职业贵贱,有3个字是决定人生平庸或精彩的真正关键,而且历久不衰,那就是“练苦工”。

  11年前,柯宇涵开始在美国Williams大学读书,虽然这个学校在200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的“美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该年度文科类大学首位,但柯宇涵还是对他的西班牙语专业课老师不满意,将目光转向同样很有名的亚洲语言教学。在日语和韩语授课时间与自己的时间表冲突的情况下,柯宇涵选择了早上八点上课的中文课。

  当时中文学习还不像现在这样热,他们班只有四位华裔同学,都来自有中文环境的家庭,听说能力已经足够好,只是想通过这个课程来提高自己书写的水平,而柯宇涵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尽管他在开始的时候错过了两周的课程,但努力使他了赶来上来。渐渐地,柯宇涵沉迷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不知归路,他本着自己的爱好,又选修了中国文学课程,了解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知道了鲁迅、郭沫若,甚至还跟我聊起了孔乙己和阿Q……

  选择学习一个既遥远又陌生的国度的文学课程,当时柯宇涵只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喜爱,并没有想到当初的专业学习对他今后有什么帮助,而数年以后,当柯宇涵踏上中国的土地,才知道自己的人生再也不能和这个专业分离开来。自己在课堂上了解的中国和中国文化,不过是沧海一粟;才知道中国人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以至于有一次当他磕磕巴巴地朗诵完李白的《静夜思》后,原本生疏的客户竟然一下子把他当作相交多年的挚友……

选你所爱

  不过,让我感叹的远远不止于此。柯宇涵对他的选择,简直心无杂念。忘了是谁曾和我分享过想法,说最成功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征:简单和执著。我很相信这句话,采访柯宇涵的时候,脑海中就不断回旋这两个词。

  为了学好专业,他特地参加了国内一所大学的学习项目——也就是我们“镜头一”中出现的那个。在参加这个项目前,每一个参与者都要签订一份承诺,用柯宇涵的话说就是“语言禁令”——不允许自己再说英语,只能说中文。柯宇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中文。他的谈话对象甚至包括骑三轮车的师傅、销售柯达胶卷的摊主等等。他用生疏的中文说:“你吃了吗?”有时对方会回答:“还没呢。”语汇与表达匮乏的柯宇涵这时只会接道:“那你快回家吃饭吧。”

  如果说这些都还算比较容易应对的话,下面的一次经历却让柯宇涵几乎是用“生命”捍卫自己不说英语只说中文的诺言。到中国的第一天,他就买来街边的煎饼吃。不过尽管他的主观意识上已经完全投入到中文学习中,但是他的胃还没有适应中国的街头食品,这一吃让柯宇涵住进了医院。医生用英语问柯宇涵哪里不舒服,有什么症状等等,柯宇涵坚持用中文磕磕巴巴地回答,医生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后来,这个项目的“语言禁令”承诺书上,多了一项免除条款:“在生病等危害身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它语言。”

  即便他在中国已经那么多年,中文已经足够流利,但是采访的时候,他还不时地瞥一眼电脑,屏幕上,记满了他准备在采访中说到的成语。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柯宇涵有点儿“死板”,但学习就是这样,一旦给自己一个借口,借口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永远加重你的负担。

迎难而上

  十多年中国文化的浸染让柯宇涵的思维里或多或少的有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痕迹,在送给大学生们的建议中,他说到:“在大学里,只要你有任何时间和机会,都应该努力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如果你发现你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无法改善某个不足,就要想办法选择改变,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对自己的不足,如果他认为这个不足是必须克服的,柯宇涵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而对有些不足,如果他认为可以用其他方面来替代,他就会选择替代。

  柯宇涵利用大学的时间学习了哲学、艺术鉴赏等学科。这些学科在柯宇涵的同学看来,都是些费时费力而难以拿到高学分的课程,可他却觉得对人生有益而坚持学了下来。尽管不一定能拿到学分,但这些课程却让他品味出了一般人难以品味到的丰富的人生意义。

  “在大学里培养的这种迎难而上的习惯,让我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受益良多。老板会经常交给我一些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棘手的工作,由于在大学我养成了挑战自己的习惯,所以我从来不会害怕,而是充满自信地去解决。”

  后来选择读哈佛商学院MBA,迎难而上的精神也帮他克服了自己的另一个不足。“在哈佛上课,老师会要求学生先预习,有时你可能没有准备好,不举手,教授还是会要你发言。而我欠缺的正是这种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快速应变的能力,所以我要利用这个学习机会。”

  君子有所不为。在上大学前,柯宇涵的父母曾经让他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弹钢琴、吹长号,参加军乐团、交响乐团、爵士乐团……还在青年联盟里面打棒球、踢足球,尽管都很努力,可始终都拔不了尖。在大学里,尽管打橄榄球、篮球可以让更多人崇拜,但柯宇涵却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划船项目。“我知道自己即使付出超乎别人的努力,在篮球场上我仍然做不了最好,甚至连优秀都算不上。我选择了划船,我划得很好,还因此被选中参加校级的划船赛事。”

  柯宇涵“一不小心”修得的专业,却让他发现了一个悠久文明的富矿;本着好奇与爱好选修的中国文学,不曾想却成为他在中国与客户沟通的“秘密武器”。一个意外的专业选择把他带到了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而他凭着迎难而上的精神,克服了一个个不足,也为他一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更高、更广的舞台。抱一颗单纯接受的心,这大概就是学习和不断前进的秘密。

柯宇涵简历

  拥有Williams大学亚洲研究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供职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2004年至2006年在哈佛商学院攻读MBA学位;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

相关阅读:

  一对国际浪人的特殊教室
  坚韧的本能铸就不屈的人生
  谢强:不只是霍顿的翻译
  俞敏洪:插秧的诗人、乱中求胜的影帝和乐观的信徒
  徐小平:看清现实才能有效规划
  曲强:只爱陌生人
  杜昶旭:知识就是手边的积木
  王强:语言的男爵也曾是个“老蔫儿”
  Jason:语言是一种生存
  周成刚:那一段清醒着前行的求学经历
  梅雪:新东方讲台上舞蹈的精灵
  印象·周成刚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