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2006-07-07 14:04:02)
分类: 【C】【游学新东方】

俞敏洪老师:

  您好!

  很抱歉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叫牛之霞,2004年新东方听说速成90388班的学员。大学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做法律工作。写信给您,是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看一篇纪念新东方老师的文章。

  因为,今天是美语思维王新生Berry老师两周年的忌日。新东方老师那么多,不知道您是否认识他?虽然他走得那么匆匆,但作为他的学生,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记得他,记得他在课堂上的诲人不倦,记得他的真诚和激情。记得他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

  俞老师,这样称呼您,可以吗?因为我觉得新东方能够发展到今天,一靠您创立的新东方精神,二靠这些兢兢业业、出类拔萃的老师们。有了大家的精诚合作,新东方这艘大船才能驶向更加美 好的明天。

  离开新东方的课堂已经两年了,但我时常还会想起在新东方学习的那段日子,想起新东方的老师和同学。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2004年,我来到新东方参加听说速成周末班学习。半年多来的忙碌奔波,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老师同学。但是最难过的是:在此期间,我们的美语思维老师Berry,因突发心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都很伤心。新东方其他的老师们,也都在上课间隙给我们读了纪念王老师的文章,讲了王老师的故事。当时,我们都哭了。因为,我们都舍不得他走。他看起来一直都是那么活力四射,怎么会那么突然地被病魔带走?

  美语思维的前半段笔记,点点滴滴,都留下对Berry的回忆和思念。那些熟悉的知识点,似乎又把我拉回了当时的课堂,Berry依然是那样活力四射地站在讲台上。可现在,他和我们已经分隔两世……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新东方四校区的课堂上,他总是那么真诚地鼓励我们,给我们这些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课下聊天,每次提起他在大洋彼岸的女儿,他的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开心。这让我想起我那千里之外的老爸。虽然老爸从来都不曾用言语表达对我的爱和思念,但慢慢长大的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父爱是如此的沉默和伟大。我在想:普天下所有的中国父亲,是不是都象沉默的大山?用自己的脊梁扛起了所有的压力和困难,却不习惯去表达对孩子的爱?

  王老师的最后一次课给我们留下了一篇作业:谁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很难……

  如今,在这个繁杂浮躁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都像不知疲倦的陀螺,为了前程、为了生计、为了各自的目标忙碌奔波,难得有时间让自己能静下来面对一下自己的内心,难得有时间踏踏实实地陪一陪家人孩子。总认为现在的辛苦和忙碌是为了让家人能够过得更好,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可是,我们最想要什么?

  仅仅是物质上的殷实吗?不,决不是。孩子最盼的也许只是父亲的一个故事,一次陪伴,一份相拥相守的快乐和幸福。不在乎自己的父亲是富有还是贫穷,那份思念和崇拜永远都那么真实,那么执着。

  俞老师,您也是一位父亲。想必您的感受会更深刻。曾经有一次在新东方的网站上看到过您的一篇文章《我怎样才能对得起我的女儿》。看着您的故事,我已潸然泪下。因为,我感受到了您对孩子的那份珍爱,以及内心的思考。从您身上我也看到了我父亲的身影,还有王老师的身影。真的是: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样,所有的孩子也都一样。父母的健康平安,是孩子最大的心愿。闲暇之余,父母的教导和陪伴,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最重要的人!

  此时此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王老师的女儿该是多么伤心难过?同为人子,我希望能替她分担一些什么。可是,我又能做些什么?我只有拿起我笨拙的笔,写下对王老师的缅怀和思念。还有孩子共同的心愿: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平安!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念父母深沉博大的爱!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新东方的学生:牛之霞

2006年7月2日

附:相关文章

天堂里的王老师,我的短信您收到了吗?

  2004年7月1日下午三时许,北京新东方学校的王新生老师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新东方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而深感痛惜,新东方的老师、员工和学员也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同事而悲痛万分。许多上过王老师课的学生纷纷对他的不幸去世表达了深深哀悼和惋惜,王老师的家人通过北京新东方学校告知他生前的学生:“王老师的手机还开着,会一直开着,你们可以给他发短信,他生前最喜欢学生,最高兴看到学生给他发的短信……”

  曾接受过王老师培训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团委的葛红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她回忆了与王老师相识的一段难忘经历,写下这篇回忆王老师的文章,以寄托哀思。让我们借此文章再次怀念王新生老师吧。

  细细算来,我与王新生老师的相处不过一面之交、数次电话、几个短信、几封电邮。而在他不幸去世后的这些日子里,我自己都不能理解何以对他如此难以忘怀。

  初识是为筹备我院英语演讲比赛。经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公关部一位小姐引见,五一节后的一个下午,我第一次拨通了王老师的手机。之前我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许多新东方的老师留洋多年、见多识广,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大都孤傲自恃,颇有些架子,未必能把我这个小小的团委书记放在眼里。而且我最害怕的是听到这样一种腔调:“你的要求我可以consider(考虑)一下,但是you know(你知道)我很忙,我的calendar(日程)很满,这样,过两天我call(打电话给)你。”然而,王老师一开口就打消了我的所有疑虑。他坦诚、爽朗、平和,口音是字正腔圆的京白,毫不卖弄。放下电话后好久我还在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师。

  评委联系工作的异常顺利使得只有六天准备期限的英语演讲比赛得以如期进行。比赛前两天的晚上,我又与王老师通了一次电话,落实比赛程序上的有关事项,言语之中流露出对组织和主持这次活动的担心。他很细心地替我梳理了一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然后好一通鼓励和宽慰。话题逐渐转到一些家常里短的小事:谈到留学经历,他说他在美国待了整整十四个年头;谈到美国的法院,他说因为他有案子,经常会遭遇美国的法官;谈到法律小说,我们共同提起著名的《A Civil Action》(《一件民事诉讼》),我说我只看过原版小说,没看过电影;他说那太遗憾了。

  我和王老师唯一的一次谋面是在演讲比赛的当天。我派去接评委的同志只接到两位老外,而王老师则始终不见踪迹。等我打通他的手机,却听他一连声地道歉:起晚了,起晚了,两个闹钟都没听见,我现在就打车出发,等到了院里再当面给你赔罪。我之所以一定要提这段插曲,是因为结合一个多月后王老师的突然去世,这段插曲具有了非常典型的说明意义:他太忙了!他太累了!他太需要休息了!而他就是这样地始终奔忙,不曾休息过。

  正值周五的上班高峰期,我不知道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反正他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奇迹般地赶到了!

  比赛果如王老师所料非常顺利。尤其是三位评委风趣幽默、善意中肯的评点,使得现场气氛始终轻松愉快,给比赛增色不少。王老师一袭红衫,看起来三、四十岁的样子,干净利落;一双极灵动的大眼睛,说起话来面部表情极富表现力。他为两位美籍评委担当翻译,他的翻译贴切、生动、机智,充满意趣。记得有一位选手个子稍矮,身体被演讲台上摆放的鲜花有所遮挡,王老师的翻译是:以后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穿一点高跟的鞋子,这样大家就能看到花上有个你。

  比赛进行中为了调剂气氛,我们安插了一个英语绕口令的小游戏。三位评委都饶有兴致地参加进来。说实话,王老师读得有点磕巴,旁边的美籍评委George就打趣他说,你刚才介绍说你在美国待了多少年来着?王老师脸不红眼不眨地回答:Two Days(两天)。可惜的是,由于我主持经验不足,加上高度紧张,当时听到了这段有趣的小段子,但是没有立刻翻译给观众,否则现场气氛可能会更好。

  比赛结束后,王老师塞给我一张DVD光盘,原来是前天晚上他一直说我“没看,太遗憾了”的《A Civil Action》。感动之余,我不解地问:你早上起得那么仓促,怎么还有时间翻出这张碟来给我?答曰:昨天晚上我就放包里了。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他为了弥补今天早上起晚了的过失临时起意,而是一直在心里为我珍藏的一份心意。而我,我是谁?一个法院的小字辈,一个并不握有审判权的人,一个借助了人家一上午智力劳动而只能为其争取微薄劳务费的人。他为我这样一个小人物费这样的心思又能图什么呢?

  送走王老师的当天下午,我正想发个短信给王老师致谢,倒先收到了他的问候。

  再次与王老师的接触是在准备市直属机关公务员英语大赛预赛的时候。因为短剧剧本中几处特别棘手的翻译问题,我咨询了在美国读书的同学仍然感到不满意,再次求助王老师。仅仅发了个短信,然后把初译稿通过电子邮件传过去,我就在第二天一早收到了王老师修改后的文本。我也许永远达不到王老师洞悉和把握中、英两种语言的高度,但自认为已经具备了鉴赏文字高下的能力。一拿到王老师的译稿,心里就是一个字:服!服在他用字用词的准确地道;服在他在短短时间内真正读懂、读透了剧本;服在他对人情世故的通晓练达。汉字的剧本是高度文学化、抽象化的语言,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理念和社会心理积淀,单纯从字面上生翻硬译,不仅会词不达意,而且会损害剧本的表达意图。王老师的翻译多次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如男主角王志刚责怪妻秀秀“过分”,短短两个字,音节干脆,利于情绪宣泄;含义上却是模糊、多元的,既可以表示“秀秀没把父亲去世的消息想办法告诉他”这种做法过分,也可指秀秀本人过分,总之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指责,从而引发秀秀的争吵,推动剧情的发展。根据我们自己的几种翻译意见,或者直译为It’s too much! Tough! 或者意译为How can you do that! You are terribly wrong! 都既失去了音节上的节奏感,又不能保有原文的意味。王老师则处理成“unbelievable”(难以置信)!一举克服了以上种种弊端,又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实在令人叹服。

  预赛结束后,我发了短信给王老师报喜。他很快回复:“太好了”。

  决赛领队会召开的当天是6月28日,次日周二,我与王老师联系,想再请他给我们指导一下短剧的发音。王老师讲过,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才纠正了自己发音上的中国腔,事实上,他发音的纯正让我心服口服,似乎他的口腔结构和肌肉组织都为配合发音而改造过了。电话中他的声音略有些低沉,不似往日明亮。我开始还以为他有难处,不愿意接受,但是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定好了时间,就在周五,7月2日上午到院里来辅导。我生怕他再出现上次当评委时起晚了的情况,主动要求周四再提醒他一下。他说,好,发个短信就行。万没想到,这竟是我听到他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周四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的雨,仿佛预示着什么,而我毫无所知。临下班,正要给他发短信时,噩耗突降:王老师于当天下午三时许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我知道生命很脆弱,但第一次如此切近地听到它破碎的锐响,我的心还是一阵一阵缩紧。面对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乱的计划,我无心修补,甚至执拗地不肯相信王老师不能在第二天给我们辅导了。晚上,我还是给王老师的手机发了一条提醒他第二天来辅导的短信,在泪眼婆娑中祈祷一个奇迹再次出现!

  周五的上午,短剧的三位演员兴冲冲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告知王老师再不能来给我们上课以后,我借故走开,因为不忍看到几双震惊而后泪水滂沱的眼睛。

  7月9日决赛结束,我们得了一等奖。在巨大的喜悦中,我噙着泪水又给王老师的手机发了一条报喜的短信。我相信王老师会收到。他在天堂里,一定会为我们高兴,为我们骄傲的!

  我与王老师的相识仅仅55天,就像他55岁的生命一样实在太短太短;可是王老师留给我的眷恋又实在太长太长。每每午夜梦回,就会幽幽地想起他,依旧是一袭红衫,神采飞扬;依旧是那双亮亮的大眼睛,那张气韵生动的脸庞。

  (作者: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团委书记葛红)

相关阅读:

  谁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段思思:我在新东方听讲座
  新东方,我那最刻苦的一段生活
  梦想就是不落的太阳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