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第一部分)

(2019-12-25 16:44:07)
标签:

微课

研究

现状

趋势

可持续发展

分类: 我的已发表论文著作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莫葵凤1,郑小军2, 3

1.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 南宁,530299;2. 南宁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3.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53000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第67-77页) 

  要:微课走向常态化、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把握国内微课研究现状,预判微课发展趋势,已迫在眉睫。为此,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社会科学辑”微课(微课程)相关文献进行发文量、被引量、作者发文频数、期刊来源、关键词(高频词)和研究内容等统计分析,从微课的基本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培训研究、评价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六个维度描述国内微课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几点建议:5大研究群体加强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深化微课理论建构;加强微课应用(模式)研究;完善微课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动微课发展;加强个性化微课研究,推进微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微课研究现状;微课发展趋势;微课理论研究;微课设计与开发;微课应用与评价;微课培训;微课可持续发展;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83201904-0067-10 

1 研究背景

2011年微课概念正式提出以来,微课在国内引发了关注热潮。目前,微课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化。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微课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体现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特征。微课热是暂时的,但微课的发展却是持续不断的。

20182月,教育部全国高教处长会议提出到2020年计划认定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1]20184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2]2019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3]。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一方面微课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原住民的迅速崛起,微课发展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目前国内微课的研究现状如何?已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为了探明这些问题,笔者在对CNKI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力图揭示相关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择“社会科学辑”学科领域,篇名为“微课”或含“微课程”,时间截至 2019 823日,检索到18540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753篇;同时检索到硕博士论文1187篇。

2.2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分类量化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以及分析相关文献内容,从微课的基本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培训研究、评价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六个维度描述国内微课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CiteSpace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

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3.1发文量分析

对微课领域的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可以从时间与发文量关系的角度整体把握微课发展的趋势,了解该领域在学术研究中的发展速度,对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便于后续研究的开展。2011-2019823日,国内发表微课、微课程(以下简称“微课”)期刊论文18540篇,其中核心期刊753篇,占期刊总量的 4.07%。这表明,微课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快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总体上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较少。硕博论文1187篇,主要集中在2013-2019。检索到会议论文库和报纸的微课论文557篇和131篇,见表1

近几年,职业教育领域的微课论文逐年增多,共检索到2997篇。其中,中职971篇,高职2026篇,见表2;绘制相应的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微课文献近 5年间呈总体上升走势,2016 2017 年达到高峰,2018年开始下降,表明微课研究遇到瓶颈,亟待创新性突破。

1 国内关于微课的文献数量年度分布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期刊

2

15

148

873

2542

3995

4461

4281

2216

18540

核心期刊

1

1

27

102

172

152

151

91

53

753

硕博论文

0

0

9

68

182

284

345

241

58

1187

会议论文

0

1

3

11

44

129

85

186

81

557

报纸

0

5

7

21

30

25

13

15

15

131

2 微课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年度分布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中职

0

0

0

13

138

202

223

254

141

971

高职

0

0

6

94

293

525

519

396

193

2026

合计

0

0

6

107

431

727

742

650

334

2997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第一部分)

1 微课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年度分布图

 3.2被引量分析

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在该领域内被其他机构或研究者认可的程度,一般来说次数越多,表明该论文的影响力越大。表3是被引用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微课文献(2019829日晚上11点数据)。其中,5篇论文的作者为胡铁生,被引次数最多的2篇也是胡铁生所写。胡铁生是国内微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先行者,于2011年首次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并撰写《“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该文被引次数高达4511次,高居第一,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微课研究者主要引用该文有关微课的定义、特征、分类等内容。被引排名第2的论文是《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该文分析了2011-2013年国内微课定义的发展,并将国内微课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关注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关注微课教学活动阶段、关注微型网络课程建设阶段[4]。最后,提出了微课发展的启示、建议和展望。黎加厚、焦建利、郑小军等也是国内微课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他们对微课的概念内涵、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和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阐述,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从时间上看,被引量排名前十五的文献都集中2011-2014年,其中20132014年最多,均为6篇,共12篇,占80%。这说明2013-2014年,微课在国内火热,较多专家学者聚焦微课研究。

从期刊类型来看,被引量前十五的文献全部发表在国内教育技术类期刊,其中10篇(75%)发表在6本核心期刊,另有5篇发表在3本国家级或全国性期刊(非核心)。

3微课被引量排名前十五篇文献

编号

作者

时间

篇名

期刊

被引量

1

胡铁生

2011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电化教育研究

4511

2

胡铁生等

2013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远程教育杂志

3016

3

黎加厚

2013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431

4

梁乐明等

2013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

开放教育研究

2366

5

焦建利

2013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732

6

胡铁生

2014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1149

7

卢海燕

201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外语电化教育

1038

8

张一川等

2013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远程教育杂志

863

9

胡铁生

2013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835

10

刘锐等

201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

766

11

孟祥增等

2014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

远程教育杂志

701

12

苏小兵等

2014

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698

13

胡铁生等

2012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中国教育信息化

682

14

张静然

2012

微课程之综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677

15

郑小军等

2014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615

3.3作者发文频数分析

从表4作者发表的微课论文数量来看,金陵、王珏和郑小军排名前三,分别发表了48篇、41篇和26篇。其中,金陵的全部论文都是关于微课程或微课程教学法,且都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其中2011-201510篇,2016-201938篇,总被引频次376。王珏的全部论文都在2016-2019年发表,其中《中国信息技术教育》38篇,《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篇,微课作品点评与赏析、微课制作工具介绍和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各三分之一,总被引19次。郑小军的论文主题涵盖微课的基本理论、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培训等,其中2011-20152篇(核心1篇),2016-201924篇(核心2篇),CSSCI核心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篇,《中国教育信息化》16篇,《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各1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教育研究》各2篇,总被引895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文摘》转载2篇。金陵、王珏和郑小军的发文主要集中在2016-2019年,是国内近四年最活跃、产出成果最多的微课研究者。

发文量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胡铁生16篇和黄俊生11篇。其中,胡铁生的论文主要集中在2011-2015年,共12篇(核心2篇),2016-20194篇(核心1篇),总被引高达1098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1篇。黄俊生的论文全部集中在2016-2019年,共1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总被引12

发文量排在第三梯队的是高杨、阮征、蔡立锋、张一山、韦德彬、李井会、张一春、余宏亮、孙宇、陈锦波、肖安庆、冯智慧、朱丽丽等,发文在6-9篇之间。

发文量前18位的作者主要来自5个群体,其中师范院校6人、职业院校5人、中小学3人、教育行政部门下设教育研究机构(例如教育局教研室、电教馆、教育研究院)3人、教育信息化企业(K12教育网)1人。这5个群体,代表了国内微课研究的5大研究力量,应加强深度合作,协同推进微课研究走向创新发展。

4微课发文量前18位的作者

序号

作者

频次

作者单位

序号

作者

频次

作者单位

1

金陵

48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10

韦德彬

7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2

王珏

41

K12教育网

11

李井会

6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

郑小军

26

南宁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

12

张一春

6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

胡铁生

16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13

余宏亮

6

阜阳师范学院

5

黄俊生

10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4

孙宇

6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6

高杨

9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5

陈锦波

6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7

阮征

8

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16

肖安庆

6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中学

8

蔡立锋

8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17

冯智慧

6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9

张一山

8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18

朱丽丽

6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4论文期刊来源分析

期刊是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对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微课”的发展状况。5显示,载文数量位于前10的期刊共发文3361篇,占所有文献的18.15%。其中,《课程教育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文量最大,分别为954467篇,其余的在200-300篇之间。表6显示,核心期刊发文量位于前十的期刊共发文331篇,占所有核心期刊发文量的43.8%占所有文献的1.8%其中,《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教学与管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化学教学》排名前六,说明微课在中学教学的应用较多。《中国电化教育》和《中国远程教育》发文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对微课研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国成人教育微课发文分别为21篇和18可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类核心期刊对微课也比较关注。

5 微课发文数量前10的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载文数量

百分比

1

课程教育研究

954

17.36%

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467

8.50%

3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84

7.37%

4

学周刊

283

6.95%

5

才智

276

6.92%

6

教育现代化

263

6.66%

7

数学学习与研究

226

5.26%

8

教育教学论坛

207

4.99%

9

中国校外教育

207

4.11%

10

成才之路

194

3.77%

6 微课发文数量前10的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载文数量

百分比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78

14.50%

2

教学与管理

45

8.36%

3

中国电化教育

36

6.69%

4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33

6.13%

5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32

5.95%

6

化学教学

30

5.58%

7

职业技术教育

21

3.90%

8

中国教育学刊

20

3.72%

9

电化教育研究

18

3.35%

10

中国成人教育

18

3.16%

值得说明的是,《远程教育杂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外语电化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杂志虽然发文不多,但发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见3)。(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