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相关概念辨析
标签:
微课概念辨析郑小军 |
分类: 我的已发表论文著作 |
微课相关概念辨析
郑小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14期)
摘要:针对当前微课相关概念众多,令人望文生义、混淆不清的现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微课与微课程界定,并且讨论了微课与微视频、课堂实录、微课件、说课、赛课、微课程、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消除概念困惑和认识混乱。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微视频;课堂实录;慕课;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G434
*项目来源:2014年广西教师教育重点项目B类课题“面向教师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2014JS024)。2014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民族地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14A040)。
作者:郑小军,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职业教育信息化(530001)
1 引言
当前,微课相关概念众多,包括微视频、课堂实录、微课件、说课、赛课、微课程、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等。这些概念、术语大多一字之差,很容易令人望文生义、混淆不清。特别是微课与微课程,两者长时间混用,给普通大众、一线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和认识混乱。究其根源,在于微课、微课程这两个核心概念长时间未达成共识,并且被未加区别地混用。下面笔者将给出自己的微课与微课程界定,并以此厘清微课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 微课、微课程核心概念界定
1)微课界定。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1]微课资源包以学习者中心为核心设计理念,由教学微视频及相关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源文件)、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同行或专家评价等构成。微课资源包避免了单一微视频的局限,有利于分享、交流、重用、迭代更新和二次开发。
2)微课程界定。为解决单一知识点微课缺乏深度、广度,容易导致浅阅读、加剧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从一门课程某个学习单元/模块/专题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热点和扩展点,设计和制作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微课,加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教学活动组织,就构成了单元/模块/专题微课程,简称微课程。[2]
由此可见,微课与微课程不是同一回事。微课虽然具有聚焦、个性化、个别化、可视化、趣味性、情景性等优点,但单个微课存在缺乏系统性、深度、广度,容易导致浅阅读,加剧知识碎片化等短板。单个微课的这些短板,藉由单元/模块/专题微课程(系列化微课)及基于微课的新一代网络课程MOOC(慕课)等途径加以解决。简言之,系列微课加系列教学活动组成微课程。
3 微课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微课与微视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微课是微视频加配套资源构成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虽然微视频是微课的主体部分,但两者不是等同关系。即微视频不等于微课,微课也不等于微视频。微视频与微课是包含关系,即微视频包含于微课中。从起源上看,微视频、数字故事在国内外早已有之,是微课的早期形态之一。经过近三年的国内本土化改造,微课已成为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新概念。
2)微课与课堂实录辨析。微课以学习者为中心,聚焦学习内容。而课堂实录则以教师为中心,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貌,包括教师、学生、师生互动、教学内容、课堂环境等,并不聚焦学习内容。微课学习效果好,受学习者欢迎。而课堂实录学习效果差,比较适合用于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评课、磨课、教学反思、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等。由此可见,微课不是课堂实录。一般而言,纯粹的课堂实录不宜直接制作成为微课。课堂实录经过重新设计、精心裁剪和后期处理,使其聚焦内容,以知识点呈现为主,教师出镜、师生互动为辅,也可以改造成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资源。
3)微课与微课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微课件是微课资源包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微课件以多媒体、可视化、结构化方式呈现知识点,用于录制微课视频,相当于微课视频的源文件。第三,微课件不同于普通课件。普通课件以教师为中心,而微课件则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微课与微课件不是等同关系,而是微课包含微课件的包含关系,两者都以学习者为中心。
4)微课与说课、赛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说课是教师针对某个教学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招聘考试的核心环节。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说反思。也就是,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效果如何。可见,微课面向学习者,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关键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等,并不直接展示教师风采。而说课、赛课则面向同行、评委,侧重于全面展示教师风采,包括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形象与说课能力等。赛课更是带有竞争、表演性质。目前,越来越多教师利用微课提升说课和赛课质量。
5)微课与MOOC(慕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慕课由若干个单元/模块/专题微课程及其系列教学活动等组成。而专题微课程又是由系列微课和相关教学活动构成。微课资源包又包括微视频及配套学习资源。由此可见,微课是慕课的核心学习材料,是慕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慕课的基础。如果把慕课比作一座座知识“大厦”,那么微课就是那一块块看来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砖石”。下图一揭示了慕课、微课程、微课、微视频、微课件之间的关系。
6)微课与翻转课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微课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在翻转课堂风靡全球之前,国内外已有类似的设想和做法,但一直未形成大气候。直到微课(微视频)出现,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点讲授前移(信息化教学前移)的难题,即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授知识点环节移到课前,并由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所代替。如此,学生课前利用教师事先录制的微课自主、高效、个性化地学习知识,然后带着必要的知识储备、浓厚的兴趣和新生成的学习疑点(认知冲突),兴致勃勃地来到课堂,参与教师组织的深层次互动、协作和探究,建构、内化、应用、交流、展示知识,形成能力,体验学习之美妙。教师在设计、开发和应用微课于翻转课堂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教学理念、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资源观念、教学资源建设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转变。其次,翻转课堂的广泛流行有力地推动了微课的快速发展。微课与翻转课堂是相互依存、互动互促的关系。之,微课相关概念众多,只有厘清微课这个核心概念,方可明晰微课与其他众多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鉴于微课是正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视角认识它,而不宜陷入概念界定、学术观点、长短优劣和流派之争。
参考文献
[1][2]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61-66,9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