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4710d343jw1ey7kjrcd5aj20yi0pu40w.jpg
今天蔡司Milvus系列在中国正式亮相了,目前有6支,21mm/f2.8、35mm、50mm/1.4、85mm/1.4、100mm/f2微距、50mm/2微距,然后晚上就看几个半懂不懂器材的媒体开始胡扯。
前段时间一直在用这6支镜头,讲点重点的。
脱胎于ZE/ZF的4支就不说了,只是少量工艺上的提高。但两支全新设计的50/1.4和85/1.4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ZE/ZF的50/1.4和85/1.4的设计实际上都出身于CONTAXC/Y口时代,岁数快赶上我了。大光圈下中心分辨率也就是还凑合,四角……不能提了,反差也不太够。
CONTAXN口的85/1.4其实画质很不错,但主要还是为AF系统做的,后来也没延续下来,这事儿说起来就长了,也不提了。总之,自打第一版的《顶级摄影器材》之后,我大概快10年没夸过蔡司的50/1.4和85/1.4了。
这次新发的50/1.4和85/1.4一方面更新了设计(50头的Distagon是必须的,为什么改反望远结构的事情欢迎大家看看3.0版之后《兵书十二卷》的“闲聊顶级镜头”一章),另外在材料上也下了猛料(对比自己啊,蔡司一向不太喜欢用特殊材料),确实有不少提升,确实在色彩传递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为摄影师后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也算是Milvus系列最大的两个亮点。希望相关媒体和自媒体同仁周知,别跑题太远了。
最后多说一句,还是觉得蔡司应该多出Batis系列,无反相机是方向,单反没有未来。
今天蔡司Milvus系列在中国正式亮相了,目前有6支,21mm/f2.8、35mm、50mm/1.4、85mm/1.4、100mm/f2微距、50mm/2微距,然后晚上就看几个半懂不懂器材的媒体开始胡扯。
前段时间一直在用这6支镜头,讲点重点的。
脱胎于ZE/ZF的4支就不说了,只是少量工艺上的提高。但两支全新设计的50/1.4和85/1.4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ZE/ZF的50/1.4和85/1.4的设计实际上都出身于CONTAX
CONTAX
这次新发的50/1.4和85/1.4一方面更新了设计(50头的Distagon是必须的,为什么改反望远结构的事情欢迎大家看看3.0版之后《兵书十二卷》的“闲聊顶级镜头”一章),另外在材料上也下了猛料(对比自己啊,蔡司一向不太喜欢用特殊材料),确实有不少提升,确实在色彩传递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为摄影师后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也算是Milvus系列最大的两个亮点。希望相关媒体和自媒体同仁周知,别跑题太远了。
最后多说一句,还是觉得蔡司应该多出Batis系列,无反相机是方向,单反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