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富士X-Pro 1的一点八卦

(2012-02-17 01:27:59)
标签:

富士

x-pro

1

杂谈

 

 

 http://s2/middle/4710d343tb91854e318e1&6901的一点八卦" TITLE="关于富士X-Pro 1的一点八卦" />


今天参加了富士X-Pro 1的发布会,晚上和它的设计师河原洋先生一起吃的晚饭,更多了聊了一些和X-Pro 1相关的事情,有些有趣的资讯,赶紧说一下。

我大概用了有小半年的索尼NEX-7了,又出了《口袋大师索尼NEX-7》的书,自认为对目前市场上的高端微单还算是挺了解的。不过,之前我们对富士X100和徕卡X1的测试并没有太好的印象,所以开始对X-Pro 1不是太热络,虽然富士网站上放出的高ISO照片看起来不错,不过,在不知道拍摄环境和如何处理出来的情况下,并不太打动我。

不过,今天的发布会上的使用,特别是和后来和设计师的交流,确实把我的好奇心调起来了。

富士公司在推广X-Pro 1的时候总是拿出一堆ISO 3200的片子来证明他们的画质有多么多么的好。这个,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其实是很片面的,毕竟它只是一台1600万像素的机器,像素不高,高ISO好其实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坚持要河原洋拿出低ISO的片子给我——很多职业摄影师不是突发事件报道记者,更不是狗仔队,他们不用ISO3200ISO800如果有好的画质就够啦。

河原洋拿出了一套他们工作时拍摄的24英寸比较样片部分的证实了他们的说法,坦率的说,X-Pro 1的确是比目前我看到的所有同级别(APS-C画幅,1800万像素以下)的单反和微单相机的画质都要好。而且好的还挺明显的。

当然,富士说自己的X-Pro 1能超越全画幅相机的画质,不管它说的是5D2或者A900,都要等我们真的可以解开它的RAW,自己测试之后才能告诉大家确切的消息。这事情不能太马虎。

X-Pro 1获得极高画质的最核心原因是因为它的CMOS上取消了低通滤波镜,传统的CMOS上有低通滤波镜是为了消除讨厌的莫尔纹和伪色,不过,它也会因此大大的降低分辨率。X Pro-1取消了低通滤波镜,因此它的色彩滤镜排列放弃了传统的拜尔排列采用特殊的排列方式,有点借助当年胶片银盐不规则排列的概念,这个方式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随着像素变高,效果还会更好。根据我目前的试拍和厂家的样品看,画质也的确非常好。不过,难道这样做真的就没问题吗?河原桑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使用这个技术有百利而无一害(除了算法复杂了,要多费点电以外),不仅仅分辨率提高了,而且消除莫尔纹的能力比有低通滤波镜还好。好吧,先这样吧,回头自己能解RAW了,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全是优点没缺点。

X-Pro 1的另外一个大的优势是混合取景器,这个东西未来几天会有很多媒体和网站吹嘘,我们就不掺合了。但的确是非常高技术,而且好用,尤其是过去用惯旁轴相机的我。以后有机会再说这东西吧。

X-Pro 1的操控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极容易适应的,这一点NEX-7还真是比不了。当然,在X100时代,这已经是富士的强项了。这个也不用说了。

下面是我自己关心的事情。

X-Pro 1的演化会不会很快出现全画幅微单相机?毕竟我们的《顶级摄影器材》以及我自己工作的底线是全画幅相机。

河原桑说目前的技术还很难做到,他说了3个因素,一个是微单和单反或者单电不同,它开机之后,取景什么的CMOS要一直通着电,如果做成全画幅,CMOS发热量会是很高的,散热解决不了。

嗯,后来我想起来,这个事情可能用RED机器的同学会有直观的印象,到现在好像也没解决的太好。不过,5D2拍视频的时候虽然热,也能凑合用啊。当然,这个发热的确是一个挺麻烦的因素。

第二个问题,河原桑说的是读取速度和处理速度,这个我觉得其实不是太大的问题,就不说了……

第三个因素,当然就是成本,全画幅的CMOS成本要比APS的高数倍,而且一上全画幅,其他部件的成本都要提高,这个到的确是一个问题,现在谁也说不好微单受欢迎的程度或者说市场到底有多大。

嗯,不过,我们趁机还打听了不少日本厂家CMOS技术的秘密和成本上的事儿,蛮有意思的。

X-Pro 1现在有3支定焦镜头,相当于,一支28mm广角、一支标头和一支90毫米中焦,目前看样片,素质极高。很象当年康太时G1上市时的样子(当然,当年G1上市的时候除了283590mm之外还有一支传奇的HOLOGON 16/8),这两年还有大约56只新镜头上市,我跟河原桑表达了希望他们多出饼干头的期许。

另外,因为X-Pro 1马上会提供其他镜头的转接环——相比这也是很多人买它的原因,我还问了问比如徕卡老镜头在X-Pro 1上怎么解决色差、色散之类的问题,河原桑给我的答案听起来还算挺诚恳的,嗯,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还要等接环上市之后自己亲自试试。

 价格啊,价格,机身我估计要卖11000左右,镜头34千。这事情分析起来就复杂了,是有点贵,不过,到底值不值得,要看它最终的画质。今天在发布会听朋友开玩笑说,这价格对于打算装13的文艺青年是没吸引力的,因为这价钱可以买个二手徕卡M8,多拉风啊,哈哈,有意思。当然,X-Pro 1的画质一定好很多,不过,想到富士居然又要拼画质了,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是当年出X-Pan的名厂啊!

最后要说的是,目前除了富士自己的软件silkpix,还没有其他软件可以正式的解X-Pro 1RAW格式。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对X-Pro 1的画质到底有多好这个问题做出判断,而这恰恰是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毕竟X-Pro 1的操控是太好了,要是画质真的象厂家说的那么牛,不要说能超过全画幅相机,就算能达到5D2的画质,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我们下一步很可能会很认真的测试一下X-Pro 1,这也是一个计划外的事情。

好,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趁着热乎劲,把重要的、能说的先说了。不能说的,X有些很酷产品的的小秘密,嗯,据说过几个月大家会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