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静脉注射的窍门
(2008-12-03 21:49:10)
标签:
尾静脉注射老鼠尾巴小鼠药量杂谈 |
分类: 实验心得 |
今天是足以引为自豪的一天。给15只老鼠打尾静脉,有12只是一针到位,也就是说老鼠尾巴上只扎了一个眼,绝无多扎一下。1只上午未打进,下午再次一针告成,只有两只未打进,创历史最好成绩。
给药量因此也变得精确起来,每只老鼠我都称重后按20mg/kg计算给药量,再折算成注射体积,由于一针到位,因此基本可估算出进入老鼠体内的药物质量。
之前的尾静脉注射每次最多三四只,而且往往要花上一两个钟头才搞定,因此当面对15只老鼠时,我本是没有信心面对的。而且这些昆明鼠也是存心跟我作对,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变种,尾巴比正常的小鼠要短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少了不少进针点,让我看着头直犯晕,对我来说恨不得它们的尾巴能长个一米长才好。
我几乎就想打电话请宋老师来援手。但转念一想,这样何时是个头,难道我注定只有一次打三四只老鼠的本事?难道我以后做点上规模的实验都总要请人帮忙?
豁出去拼了,我本来的计划是如果实在不顺,就分批打,一天能打个三只也行,反正这些老鼠都是按时间点分组的,但最怕的就是把尾巴打废了,那实验计划也就废了,哪怕就算一个时间点有一个数据,对我来说也是失败,我要的是平行数》3。
结果战胜了挑战,完成了这次艰巨的任务,速度和质量更远远超过预期。
究其原因,幸亏正式开打前试扎了两针,给两只老鼠血里灌了点水,结果竟突然发现了尾静脉注射的一个小窍门,正是这个发现使我终于跨过了从瞎蒙到必杀的这道坎。如果说以前进针前大概也只有30%的把握,如今已经有80%的把握了。
其实就是扎针前拼命用浸透酒精的棉花一遍遍地猛擦小鼠尾巴,使静脉变得充盈青紫,然后挑选最鼓的一根静脉,拇指和食指夹住用力按压(有多大力使多大力)拟进针部位的下方长达5秒,要使你按的部位发白,而上方的静脉变得更加鼓起来,有明显的凸起感觉时,就可以进针了。就跟给人打针时,用橡皮筋捆胳膊一个道理。
但与宋老师相比还差得太远,他可是将老鼠放在笼子上揪着尾巴就打,用的还是普通的五号针头注射器,而且还是站姿,用的酒精棉经常干巴巴的根本不好使。
而我必须是用钢制小鼠固定器,0.33mm的胰岛素注射器,坐姿,光线明亮充足,充足的酒精棉供应。
还是新手。
今天从早上7点20一直忙到晚上9点,中午也未休息,除了注射给药,还配制了RPMI1640培养基1L,另外取了头两组小鼠的血样,方法实在太过残忍。现在我也明白为什么组织分布实验中一般不会有血样了,我要是欧美国家这么做实验估计已经被控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