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个挑着担子,后面两个背着捆成方形的行李,一根棍子牵起两个人,另外的手搭着前面人的肩膀,串成一个长串。他们仰头向天,脚尖轻轻地颤抖着试探之后,身体的重量才落下来,细长的导盲棍碰在乱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一段是写盲艺人的。看《上帝的方程式》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想到了信仰问题,想到了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人信基督,然后想到了这段,想到盲艺人就像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其实挺幸福的,因为他们只要搭着另外一个人的肩膀往前走就行了,根本不用像我这样没信仰的人,独立小桥风满袖,四面八方瞎踅摸。现在冷不丁信了基督的人往往满脸优越感,集体吃点面包,星期天烤个面包啥的。但凡听说有人信了基督,我的反应就是,哦,估计她蛋糕烤得不错。
不过我只是羡慕他们有信仰的日子,至于他们信的那个东西我就不羡慕。我有一本新约,不记得多少年前曾经翻了几页,然后悲哀地接受了现实:这辈子我不可能信基督教了,我注定是迷途的羔羊。看不下去煞有介事的耶稣家谱,和连蒙带吓的小故事。而且奇怪,那些信基督的人,尤其是成年以后才开始信的人,真的是从这些东西上手,发展他们的理性和生活态度的吗?其实我没准也信上帝,但是,只是,怎么也没法相信上帝的儿子。那个叫做耶稣的真真假假的人。
《上帝的方程式》里写,爱因斯坦准备去德国一所大学任教,他被要求说明他的宗教信仰,他写:没有。
书里边就这么一句提到了关于信仰的事。不过合上书我第一件事就是搜索关于更多的爱因斯坦信仰的事。搜到了一篇英国《卫报》
2008年5月13日文章《孩子气的迷信:爱因斯坦的信让他的宗教观更为清楚》。。。。爱因斯坦1954年1月3日写信给哲学家葛金,因为后者曾将一本书赠送给爱因斯坦。这封信一年后就被公开拍卖并就此留在私人收藏家手中。在信中,爱因斯坦说:"上帝这个词对我来说不过是人类弱点的一种表达,《圣经》是一系列令人骄傲的原始神话,不过看起来有点孩子气。无论如何解释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还搜到方舟子写的东西(知道他和人吵过架,可我还是忍不住看了,亲爱的们对不起),有这么一段:
爱因斯坦生前曾多次澄清过。例如,1954年3月22日,一位技工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到他读到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爱因斯坦在24日回信说:“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仰宗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有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且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真合我心意。爱因斯坦用的这个词:人格化的上帝。一针见血。他还呼吁宗教导师们放弃有关人格化上帝的教条,放弃这个恐惧与希望的源泉。只有在宗教领袖据此重新定义宗教后,宗教才能从科学知识那里获益。
其实,爱因斯坦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人类还看不了太远。爱因斯坦所知的宇宙不过是个银河系。直径10万多光年。现在的望远镜能看到多远呢,130亿光年。当你看出去130亿光年,你怎么还可能相信上帝派了个儿子来到地球忙活那点麻风病的事?
当然爱因斯坦有他的上帝,只是,此上帝非彼上帝。
《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是一本好看的书,好看到我从昨天晚上开始看,然后恋恋不舍地睡去,只是为了早点醒来好把它看完,果然夜里三点醒了。
看这本书原本是为了以毒攻毒,因为昨天白天先看了下《德国反犹史》,这些东西真是让人无奈地感觉人类的不完美,而且欠缺自我完善的能力。我就羞愧得想拽着头发离开地球。飞到火星都躲不开,最好像爱因斯坦的理想那样,他去世的前一年,希望自己能够像一个星体那样环游宇宙。要是我就用现在的知识再加上一句,环游到140亿光年宇宙诞生之时,一头扎进奇点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