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看书啦

(2016-06-02 15:10:52)
标签:

教育

文化

文苑

看到这些,是不是也想到自己的童年趣事 或者童年曾经留下的遗憾等等,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将从众多优秀留言中评选出6位赠送本套丛书,选出10位粉丝赠送文苑报刊社当期杂志一本,再从留言中选出20位粉丝赠送文苑报刊社精美明信片一套(6张,都是由编辑亲自拍摄的)

一起看书啦

作    

 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

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著,

 贝尔纳多·卡瓦略绘 

 张晓非 

出 版 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5

版    

1

页    

368

字    

150千字

印刷时间

2016-5-1

开    

16

纸    

胶版纸

印    

1

包    

精装

丛 书 名

 

中图分类号

①  N49

 

 

ISBN

9787555106227

所属分类

图书>童书>科普/百科>百科

图书>童书>7-10>科普/百科

图书>童书>11-14岁>科普/百科

编辑推荐

 

★2015年博洛尼亚处女作金奖、葡萄牙第19届国家最佳插画奖、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作品

★2015年博洛尼亚热门儿童科普图书,法意英等多国争相引进版权

博洛尼亚评委会、公众日报等多家国外媒体高度好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刘夙,国际动物学会、国际生物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会员黄元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与矿物学教授赵军红,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制作总监郭亦城,物种网站长、科学松鼠会成员冉浩等各领域资深专家严格审读推荐,确保权威性和准确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副教授张晓非老师倾情翻译

★独特的视角: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探索自然,用最有利于孩子理解的方式讲解知识,充分挖掘孩子兴趣。认识生命的奥秘,培养孩子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绘图写意、画面丰富、知识生动,全方位立体还原大自然,解放孩子天性,培养观察力和冒险精神

★含探索大自然必备工具清单以及户外活动建议,不仅是百科书,更是工具指南,为亲子互动以及全家一起出游提供动力和专业保障

精装368页大厚本全彩,设计独特,印制精美,收藏性高,是送给孩子的理想礼物

 

内容

推荐

 

2015年博洛尼亚处女作金奖作品,法意英等多国争相引进版权。这是一本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培养细致观察力、冒险精神的博物学书。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结伴而行的自然探索之旅。在城市,孩子只能看到林立的钢筋水泥,走进大自然才能看到另一番天地。

这是一本兼具百科书和工具指南的读物,列出了探索大自然的必备工具,从孩子的视角,认识了动物的羽毛、爪印,观察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了风的吹拂、海水的冲刷、花朵的香气……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这只虫子在干嘛?这是只蟾蜍还是青蛙?这种树叫什么名字?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同时,除了学习大自然知识外,也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危险,提前学习自救知识。认识生命的奥秘,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此外,这本书还包括了户外活动建议和众多插图,它为全家一起出游、探索亦或默默注视“外面”惊奇的世界提供了动力。

 

作者简介

贝尔纳多·卡瓦略 绘 

葡萄牙金牌插画师,荣获全球最佳书籍设计奖荣誉奖项、国家最佳插画奖等多项大奖。2011年,其画册《一秒钟里的世界》名列委内瑞拉图书银行年度最佳图书榜。

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 著

葡萄牙新锐儿童作家。研究领域包括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各个方面,并参与环境影响与生态监测等领域的研究。

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  

葡萄牙新锐儿童作家。她四处游历,探索自然,深入研究海鸟的迁徙。近期,她移居英国,参与到国际鸟盟的工作中。 

译者:张晓非,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副教授。在北外及澳门大学任教二十年,硕士生导师。

媒体评论

本书审读专家,联合推荐

刘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科普作家)

赵军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与矿物学教授)

陈冬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天文馆副馆长)

郭亦城(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制作总监)

冉浩(物种网站长、科学松鼠会成员、北京市科普作协会员)

黄元骏(国际动物学会、国际生物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会员)

 

这本大部头的著作字体娟秀,使用醒目的双色印刷。但是,它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传统的“指南”形式、清楚的科学解释与俏皮、唯美的插图之间的反差。《去野外》一书是吸引读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教会读者欣赏、尊重“外面”的一切,就像书名所建议的一样。

——博洛尼亚评委会颁奖词

 

我们该怎样定义这样一本书?它虽为儿童而作,却能让你在每一页都发现你不了解的事情。这就是个奇迹:它寓教于乐,是本激励阅读者、观赏者不断探索的科学书籍。

        —— 《公众日报》 米格尔·埃斯特韦斯·卡多佐

 

这是一本有趣、翔实的书籍。我们多么缺少这种优秀的科学书籍啊!对儿童,成人还是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

——安德烈亚·布里特斯(著名书评人)

 

阅读《去野外》就是在艺术的走廊中徜徉。读过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用Google谷歌和Wikipedia维基百科来满足好奇心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也许,网络扼杀的正是那份重要的好奇心。幸运的是,儿童仍执着地扮演着提问者和探索者的角色,他们有机会在书架上找到如这本一样不同寻常的书籍。

                           ——网站“神奇的涂鸦”负责人 罗伯托·阿尔梅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