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OS信号

(2012-06-27 15:10:17)
标签:

《文苑》

奥运

编辑部

高考

故事

文苑杂志

三无学生

新华东街

杂谈

分类: 《文苑》内容

SOS信号

孙建勇

SOS信号    哈罗德·布莱德是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下层报务员,经常被同事嘲笑,大家戏谑地称他“卡西莫多”——丑而聋的敲钟人。哈罗德忍受着一切,发誓要成为技术最好的报务员。由于职位低,他常被公司指派给乔治·飞利浦做杂役。乔治是公司最权威的报务专家,傲慢而固执,总驱使哈罗德去做仆人做的事情,不过,哈罗德并无怨言,觉得这样反而可以近距离接触乔治先生,将有利于学习他的技术。
    1912年4月,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泰坦尼克号进行处女航,乔治·飞利浦被雇佣担任无线电首席官,哈罗德一同随行。不幸的是,游轮遭遇冰山,发生猛烈碰撞,很快便开始下沉,船上2208人的生命危在旦夕。船长命令乔治赶紧发送无线电求救信号。
    当时,马可尼无线电公司作为全球最权威的专业公司,一直坚持把摩斯密码CQD作为船舶遇险时的通用信号。接到船长的命令,心急火燎的乔治不停地发送着CQD信号,盼望着有过往的船只收到信号来救援。然而,信号不断被发出,却没有任何回音。事实上,曾有一艘邮轮经过,人们甚至还看见了它的灯光,然而这艘邮轮对CQD求救信号竟然毫无反应。
    固执的乔治还在不停地发送CQD,却始终没有信号回馈。时间在流逝,泰坦尼克即将沉没,这时候,哈罗德意识到,问题应该在密码本身。一段时间以来,他偷偷跟乔治学习,专业技术已臻纯熟。他知道CQD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摩斯密码的D(—··),极易与其他字母混淆。也许正是这个缺陷,才使得周围的船只无法辨认出求救信号。他想到一个新的摩斯密码SOS(···—···),这是在1908年7月1日,被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正式确定的通用海难求救信号,特点就是简单,便于发送和接收,1909年8月,它曾首次用于拯救一艘英国游轮,不过,从那以后,用惯了CQD密码的人们就将这个新密码束之高阁,乔治就是这样一个人。
    最后关头,在权威面前,哈罗德大胆建议:“发送SOS吧,它也许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这个建议点醒了乔治,他第一次正眼瞧了瞧哈罗德,然后,赶紧在CQD信号中夹杂SOS信号。
    很幸运,SOS信号终于被人接收到,数小时后救援船只拯救了710人。哈罗德·布莱德是获救者之一,乔治不幸遇难。后来,哈罗德在马可尼公司取代了乔治的地位,还被视为英雄。也是从这件事情之后,SOS才逐渐大行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