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表“薪情”
(2011-03-22 09:24:23)
标签:
《文苑》编辑编编辑手口述实录老照片例如:投稿技巧文化生活 |
分类: 《文苑》原创 |
明明白白表“薪情”
刘卫
在面试中,用人单位若对你有了初步的意思,谈薪金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话题。提出你的薪金要求,不仅入情入理,也是对你自信心的一种测试。真正想发挥员工潜能的用人单位都会意识到,只有提供合理的薪金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也才能留得住人才。
一位资深的人才管理者认为,应聘时,谈薪金用不着遮遮掩掩。只要双方对此抱有诚意,最终达成的协议才是一种真实有效的用人合同。
那么,应聘者怎样对“薪情”做到心里有底,并恰当地表达出来,而让招聘主管易于接受呢?途径只有一个:知己知彼,报出的价格才能符合“行情”。
为此,应聘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信息,加以归纳和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一、了解你所应聘的那个行业全国的薪金水平,并分别列出“地区差”;
二、掌握本行业景气指数,赢利的状态,科技或服务的含量,发展前景等;
三、某职或某岗近几年从业人员的工薪水平,奖金、休假、养老保险等附加待遇;
四、从事的工种和职位的难易,工作任务的指标和加班、出差补助等情况;
五、通过一定的渠道获知同专业前同事或学友的工薪现状,不同性质企业的工薪水平;
六、自己对专业的熟知程度、实际操作能力、潜在的能力和能创造的价值;
七、用人单位开价的虚探询其平均用人成本和最终的“底价”;
八、双方论薪时的伸缩范围,自己的“底盘”和从业的长短期计划。
这些需要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涉猎”各种信息源,作出自己谈薪的步骤,技巧和应对方案。高估会招致主管的不屑,使“谈判”陷入僵局,功亏一篑;低报则可能会让主管“心中窃喜”,致使自己以后的提薪在低层次里徘徊,等于是作茧自缚。信息收集得全,判断得准,能报出让主管心悦诚服的“身价”,则会增加主管聘用你的筹码。
前一篇:她从林中走过
后一篇:《文苑》2011年4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