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
每逢端午时节,母亲和姐姐就会背上背篓,拿着镰刀,去住家附近的野外,收集有药用功效的“百百草”,以备全家有头疼脑热等小病时急用。而我,会好奇地跟在后面,学着认识一些民间的中草药,其中,就有菖蒲。我们会将菖蒲(应该是水菖蒲),艾草,紫苏,扎成小把,挂在门框的两边。
2011年7月,在小区的人工小湖岸边,是我进城之后,第一次见到了菖蒲,那是黄菖蒲,黄花菖蒲(又叫黄花鸢尾、水生鸢尾)。为此,我曾发表过一篇“感受家园夏日清凉”的博文,拍摄过黄菖蒲(图
1,2)。前不久,我又一次在那个湖边,认识了与水菖蒲极为相似的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香蒲,(图
4,参见上一篇博文)。
图(1),(2)2011年7月,在小区人工湖边,拍摄过的,鴏尾属的黄菖蒲,黄花菖蒲(又叫黄花鸢尾、水生鸢尾)。
图 1

(本图片是我在大邑县城念初中时的闺蜜好友,来我家看我时,我们一起在小区湖边漫游,是她给我拍的)。
图 2
图
3(网上借来的),鴏尾属的黄菖蒲,黄花菖蒲(又叫黄花鸢尾、水生鸢尾)。
图 4,是我最近在“小区的湖边走一走”的博文中,所拍摄的,与菖蒲极为相似的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香蒲。(关于菖蒲和香蒲的鉴别,我将在后续博文——菖蒲与香蒲中详叙)。
因为我在小区湖边累次拍到了菖蒲和香蒲,便对这两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和兴趣,于是,便到“百度”查询——啊呀,不查不知道,一查好惊奇!原来冠以“菖蒲”之名的植物有那么多呀!比如:黄菖蒲,唐菖蒲,白菖蒲(又叫藏菖蒲)水菖蒲,石菖蒲,节菖蒲,泥菖蒲,岩菖蒲,花菖蒲,庭菖蒲,钱菖蒲,建菖蒲等等,等等,,,,,。原来竟有那么多的植物叫做“菖蒲”的呀!
菖蒲,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多生长水边湿地或沼泽,以及山石之间因为它们都是蒲草中最为昌盛的一种所以,得名为之菖蒲。
菖蒲的根茎多生长于潮湿的泥土中,是典型的湿生植物,从古代,人们就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将它们分别叫做泥菖蒲,水菖蒲,石菖蒲,岩菖蒲等等。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为药物的几种菖蒲——水菖蒲,石菖蒲和节菖蒲吧:它
们 虽然都是药用菖蒲,但其功能,主治是各不相同的。市场上,三种药材的价格也相差很大:水菖蒲3-4元/kg,石菖蒲8-9元 /kg,而节菖蒲则为32—34元/kg。但有些药商将三种菖蒲互相混肴出售,我们使用是要注意区分。
一.水菖蒲:(如下面的两幅图片所示),是南天星科植物,药材乃是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功效为化痰开窍,健脾,利湿作用。药物形状,与石菖蒲相似,但较为粗大,分枝少,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较稀疏,气味较石菖蒲浓烈特殊。具有化痰,开窍,健脾,利湿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惊悸,神志不清,湿滞痞账,风湿肿痛等等,水菖蒲的别名很多,诸如——藏菖蒲,白菖蒲,泥菖蒲,家菖蒲,大叶菖蒲,土蒿蒲,茎蒲,蒲剑,溪荪,兰荪,地心,水宿,水八角草等等。
二,石菖蒲:与水菖蒲同是南天星科,菖蒲属植物,药材来源于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功效为开胃,健脾,利湿,醒脑开窍,明目等作用。气味芳香,味苦,味辛,植株为扁圆形。
水菖蒲的气味比石菖蒲浓烈特殊。。
(
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图 5,水菖蒲 1
图 6,水菖蒲 2。
图 8 石菖蒲
4
石菖蒲和水菖蒲的花都是蜡烛状的,但也有微小的差别——
1,花的差别:石菖蒲的花有细尖,二月份开花。而水菖蒲的花较粗壮,在四月份开花。两者的花期不同。还有,石菖蒲的花为三棱形花序,长约4—15厘米,肉穗花序为圆柱状,上部直立或稍弯,渐尖。花色多为白色或米黄色(如图
7,8)。而水菖蒲的花序稍扁,其肉穗花序近直立,或斜向上,呈狭椎状圆柱形。花色多为黄色。
2,根茎区别:石菖蒲要比水菖蒲的根茎细,前者外部为淡褐色,后者为黄褐色。石菖蒲的根茎粗度为2-5mm左右,并有着淡淡的芳香,它的颜色为淡褐色,根茎是肉质的,上面还有很多的须根,节间的长度通常为3-5mm。
水菖蒲的根茎是横走的,粗度是5-10mm左右,同样有芳香,但它是黄褐色的。它的肉质根是5-6cm左右,须根都是毛发状的
3,叶子区别:石菖蒲叶子是线形,长度为20-30cm左右,无中肋。水菖蒲叶子是剑状的线形,有明显的中肋,叶子也很长。石菖蒲的叶子是很薄的,是线形的,长度差不多是在20-30cm左右,有时可达到50cm。它的叶色为暗绿色,无中肋。水菖蒲的叶子是剑状的线形,长度会更长一些,有90-150cm左右。它的叶子为绿色,十分光亮,有着十分明显的中肋。
4,习性区别:石菖蒲喜欢半阴的环境,而水菖蒲喜欢温暖的环境。石菖蒲喜欢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很害怕被阳光直接照射,喜欢湿润的环境。而水菖蒲同样喜欢在湿润处生长,它是喜欢温暖的,环境的额温暖度应在20-25左右。
三,节菖蒲,又称九节菖蒲,小菖蒲,外菖蒲,鸡爪莲,九节离,穿骨七则。它的名字虽然带着菖蒲之名,却于天南星科的水菖蒲,石菖蒲完全不同!它乃是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横走)。其花白色(图9),有时,外侧基部略带紫红色。因其根茎有6—12节,似与古代的9节药用记载相似,誉为上品。具有开窍化痰,醒脾安神之功效。性温,味辛,微酸麻,有微毒性。
图
9节菖蒲(9节菖蒲),花白色。

必须说明的是——据“名医别录”记载,九节菖蒲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所指的节菖蒲显然是不同的。虽然都可药用,但其药性。药效是不一样的,注意两者不要混为一谈。 就是说,在中药中,所说的节菖蒲或九节菖蒲,一种是毛茛科,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另一种是天南星科的石菖蒲的根茎,因为古代文献有石菖蒲的根有——以“一寸九节者良”之说,故石菖蒲往往亦称九节菖蒲。不过,此九节菖蒲并非彼九节菖蒲也。
以上的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这三种中药,从药材个头上最易区别。节菖蒲根细,直径0.3~0.7cm;石菖蒲根直径0.3~1cm;水菖蒲最粗,直径1~1.5cm。
此外, 值得说明的还有:药用菖蒲,除了以上南天星科植物中的水菖蒲,石菖蒲,和毛茛科,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所指的节菖蒲三种之外,还有一种药用菖蒲叫岩菖蒲。说起这个药用岩菖蒲,又有两种情况,极易混皛不清——
其一:是如图 10,11,12,13,14,15,
所示的百合科,岩菖蒲属的叉柱岩菖蒲,它是中国独有的物种,以全草或根茎入药,分布于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300米的山坡岩缝中,如邛崃山、大凉山、乌蒙山以东地区,以及四川中部至东部的理县、宝兴、峨眉山、屏山等一带,还有贵州(安顺、清镇)和云南东北部(大关)地区。生长于岩石缝,或灌木丛。用于解毒,治疗疯狗咬伤等。同时,还有滋阴补虚,调经,利尿作用。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胃痛,水肿,女性月经不调,小儿营养不良等。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其二,是另一种名叫岩菖蒲的中药,实则是通称的岩白菜,也叫岩陀,岩七,红岩七,芦山红岩七岩参,石竹根,岩飘子等。它们的药名虽然叫做岩菖蒲,但它并不像水菖蒲,石菖蒲,节菖蒲等,是天南星,菖蒲属植物,也不是百合科岩菖蒲属的叉柱岩菖蒲。而是虎耳草科,岩白菜属植物(图16,17
)的全草或根茎。它的花,多为总状花序。
岩白菜,为多年生植物,株形较为矮小,约13—52厘米,是良好的林荫地的植被。野生岩白菜,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及西藏地区海拔2700—4800米地带的杂木林内阴湿之处,或岩石草坡或石缝之中。可用于治疗:食管上皮细胞增生,食管炎。并有健胃止泻,生肌止血之功效。同时,岩白菜也可植于石地,水边,花池,花坛等处,作为观赏花卉。
如图 16,17。
图 16

图 17
关于岩白菜,还有许多与菖蒲完全无关的品种,它们也差不多都具有各种不同的医疗价值,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我将留在后面,另发博文与朋友们一起学习,探讨。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五花八门的菖蒲植物中,有专门从南天星科,菖蒲属的石菖蒲中,分出了一类叫文房菖蒲的。菖蒲与兰、菊、水仙人称为“花草四雅”,其小巧葳蕤,一丛并发,盘根错节,叶纤茎细,于无为处显丘壑,不经意间露春色;若配之以山石古盆,置之案几,碧叶葱茏、四季青翠、超凡脱俗、卓然挺立、挺水临石、飘逸俊秀,清静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文人秉性气质,因此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也是不少喜好雅趣之人的书房清供之物。常见的为石菖蒲和钱菖蒲。古人又根据形状不同,将作为盆栽观赏的菖蒲品种进行了命名区分,明高濂《遵生八笺》言:“石菖蒲品之佳者有六: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清吴淏子《花镜》更曰:“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关于这六种菖蒲的形态图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文人书房:石菖蒲”。
下一篇博文,我将专门转载一篇“浅谈文房菖蒲的辨识以及文化鉴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