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经过一个小山坡,坡下有条蜿蜒的小河,叫Soda butte creek,sode butte
溪景致不错。孩子们一见就喜欢,我们便停车,让孩子们到河边欢了一把。
孩子们顺着山坡、沿着由人们走出来的、杂草和野花丛生的羊肠小径,来到河边,那叫一个欢喜和畅快呀!
呵呵,河中有一位垂钓者,是那么地悠闲,专注,耐心。
一群野鸭,游过来了,列队“欢迎”我们的小朋友们哪。
好啦,孩子们要离开河流,回到车上去了、不得不和野鸭们说再见啦!啊,野鸭们也在说“拜拜”呢!

再沿着羊肠小道回到公路上吧。


接着,我们一行再继续向猛犸象热泉前进。自然又是一路的风景(车拍)。
突然,发现一只母鹿正要横穿马路,哇,那山岗上还有一群呢。孩子们又惊又喜,不亦乐乎,于是便再次下车,上山岗看鹿。
啊,那是一只公鹿。

正忙着看鹿呢,一列马队,气昂昂地从山岗上过来了。啊!黄石公园竟然有一支马队!

马队(还有女队员呢)下了山,跨过小木桥,横穿马路,继续往另一方向远去了。
我们也上车,继续朝猛犸热泉前进.....。

啊,那里停了很多的车,想必是猛犸热泉到了。

远远望去,那整个山头都是热汽腾腾的,山坡上的斑斓色彩清晰可见。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人兴奋不已,我们便赶紧驱车靠近。下车,步入景区的木栈道,观赏眼前奇特的景色。
这美国黄石公园西北部、有名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崖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热泉从山顶喷出,顺坡流下,那涓涓热泉,经多年的矿物质沉积、结晶和微生物作用,形成了白、黄、褐、灰、蓝各种色彩斑斓的价石,成就了那珠光琉璃、晶莹剔透的猛犸象热泉区——调色板般的热泉区美景。之间还稀稀落落落的夹杂着一些枯树,又给人一种有点儿怪异的感觉。
那游览示意图的标题很有意思,“A changing
ladscape”。就是说,猛犸热泉是“不断变化的风景”。它告诉人们,过去这里的景色,今天看到的景色,和将来的景色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不断变化着的。 据说,这里的景观随着泉水涌出的多少和方向,年年都在变化。那泉水来自地热最活跃的诺里斯间隙盆地(后面我们也会去的景点),温度达70度且富含钙,经过冷却、钙化、沉淀,形成了我们见到的一层层钙化池“梯田”。所以我想,现在的猛犸,虽然已经没有多少热泉流出,但这厚度仅为几厘米的泉水中,也许那阶梯状的层叠仍然正在生长着呢!
猛犸热泉区的范圍,包括整個山頭,都是熱泉,雖然不只一個出水口,但是看起來是連成一氣的。园区可分为上台地(UpperTerraces)和下台地(Lower
Terraces)。
上台地在山顶上,需要开车上去,据说那里曾有过许多类似于老忠实地区的彩池热泉(这是我们以后会去的景点),在2002年的一次地震之后,大部分热泉停止了活动,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使猛犸象热泉失去了一些色彩,死掉的细菌也变为了灰白色的粉末,残留在乾枯了的大台阶上,呈现一片灰白。我们这有老有小的一行,没有去上台地。只是在景区的下台地游览,
颜色最为丰富的还是在下台地区域——橙、黄、粉、绿和棕色以及山坡上的硫磺,仍然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十分抢眼。
下面是我们当天拍摄的、 以石灰石台阶崖为主、很有特色、璀璨夺目的下台地热台阶区。
注意到了吗,热台阶的旁边,露出有一对鹿夫妇的头部。


在栈道的尽头空地上,躺着一群悠闲自得的母鹿,才不理会有多少观众在欣赏它们呢。




下面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自由帽”石柱。
我们离开了猛犸象热泉区景点。接下来,南下,经Norris,向下一个目标——公园中间部分峡谷区的上瀑布进发。
路 经位于黄石公园Grand
Loop Rd和Norris Canyon Rd交汇处西侧的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它是黄石公园历史最久、温度最高、最活跃的地热区,也是猛犸热泉的发源地。这里集中了各种各样的间歇泉、热泉。但这一系列的间歇泉也是最不稳定的,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
Steamboat Geyser
也位于此区,它长期蛰伏,很久才不定期地喷发一次,上次喷发为2008年。所以我们注定也无缘见到它了。这里的热泉都在不断的变化,有新的热泉出现,也有老的热泉枯竭,一次小小的地震都会改变热泉区。
因为后面还有机会看到各种热泉,间隙泉,我们就没有在此久留,只留下了几幅照片。
今天看到的景色,让人联想到四川黄龙的五彩池。但黄龙是冷泉,而猛犸和诺里斯是热泉,所以,它是我前所未见的,已经被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15天美国行的游记,未完待续,下一篇,黄石大峡谷的上瀑布,黄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