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府布衣1938
天府布衣193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093
  • 关注人气: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2017-08-03 17:17:09)
标签:

成电

60周年校庆

原创摄影

文化

分类: 故乡行
  绕于成都市周边、美丽富饶的川西坝子,那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前些年,我曾回到故乡,有过数十篇故乡行的博文,如今,我将要与博友们分享的,是2016年我的又一次故乡行了.....。

    我于9月25日,离京飞往成都,为参加我的母校——电子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校庆日是9月29日)。要知道,我们可是56级的、母校的第一届新生哪。这一篇博文,首先要与朋友们分享的,便是我母校的60周年校庆拾零。

  这届校庆举办得特别好,既隆重,又周到,求是,大气。今年回校庆祝母校生日的学子特别多,给母校的捐赠也是空前,有超过16亿之多(光是一位86级的校友、重庆博恩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熊新翔,就捐赠了10.3亿,用于设立“博恩教育发展基金”。

  校庆期间,我与老同学,老同事(因为我毕业后曾留校、在成电任教13年,因照顾夫妻关系,于1973年,才调到北京的),老朋友欢聚一堂,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

  当年,母校由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院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在成都创建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当时我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其它有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学院,西安电讯工程学院)。那时那刻,作为成电的第一届新生,是何等的幸运,又是何等的艰辛!

  我的母校,经历了60个不平凡的春秋,从当初只有无线电、电子器件与材料、计算机,自动化、电真空等五个系发展到今天具有24个学院(部),59个本科专业一所完整的、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研究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其校园规模,从当年不足1000亩的沙河老校区,发展到现在,增加了拥有约4000亩面积的清水河九里堤新校区。目前,学校的新、老校区,加起来已有约5000余亩的占地面积在校学生,从我们那个年代的2000余人,发展的到现在的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特别是那清水河新校区,除了24个学院(部),以及教学、科研、图书馆,体育中心,博物馆等等宏伟建筑外,还有浩淼的东湖,西湖园林湿地。看那湖水荡漾,银杏成海,花开似锦,绿树成荫的校园,怎不叫人心旷神怡!而那因为校园面积宽大,为方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全天穿梭于校园主要干道的“摆渡小白校车”,更是在其他高校,见所未见的一道独特风景;母校60年来,教学、科研硕果累累,人才倍出,已经跻身于世界高校500强之列。值母校60年甲子华诞之时,难得我们这些平均年龄80岁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欢聚一堂——在老校区沙河之畔,追忆峥嵘岁月,于新校区清水河之滨,饱览环境优美的今朝风采,这一切的一切,好不叫人欢欣鼓舞,百感交集啊!

  

   下面,就请看看我拍的母校甲子华诞拾零照片吧。

 

  我们北京的校友,被学校安排在离清水河新校区不远的皇冠假日酒店下榻,那里,有学校专设的接待站。

  下图:在酒店的校友接待站,受到了在接待站工作的在校学生们的热情接待,并和我合影留念。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在酒店卧室窗口拍摄的朝霞,很美,好像是在和我们一起,迎接电子科大60周年校庆的到来。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我的一对老同学好友夫妇,在四川大学任教、任职,因为川大的校庆与电子科大的校庆,同是9月29日,所以届时他们不能来母校参加校庆。因此,我们便在27日,到沙河老校区的食堂二楼,提前聚会。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校庆当天(9月29日),我们系(现在是学院)56级的老同学们,欢聚在学院的微固时空科技展览馆里、参观学院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成果时合影留念。那上方的“求實求真,大氣大為”八个大字,乃是电子科大的校训。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我们系(现在是学院)56级的老同学们,在原系楼 留影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我们在沙河老校区的教学主楼前合影留念。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沙河老校区内,与母校诞辰同年栽种、一起成长的法国梧桐树,在向人们述说着什么呢?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啊,老校区身旁的沙河,我心目中永远流淌的沙河!(这幅照片,是老校友老巴拍摄的)。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当天中午,大家一起共用免费午餐后,老同学们一起来到清水河新校区参观

   学校安排得很好,在校庆期间,沙河老校区西门体育馆,至清水河新校区南二门体育中心,有定时往返的校车;在我们下榻的酒店,也有定时往返于校区的专用班车。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定点校车的清水河新校区、南二门下车处,除了学校各个学院、部门的校友接待站外。最为抢眼的,是那被人们调侃谓“新校区的三个大蛋”的体育运动中心场馆。(摘图)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29日上午的电子科大甲子华诞庆祝大会,就是在其中的体育馆举行的。会上,有浩浩荡荡的校友入场仪式,有建校60周年总结(结合大屏幕视频)暨“双一流”建设动员。 

   我们这一行老同学,上午在沙河老校区活动,错过了新校区庆祝会的校友入场仪式。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老同学们,乘坐往返于新校区主要干道的“小白车”(类似于旅游景点的小型观光车),游览、参观、感受新校区的优美环境。

   下面便是仿沙河老校区教学主楼建造的清水河新校区教学主楼。显然,它比老教学主楼加高了三层,而且,去掉了原老楼体两侧翼的突出部分,从而改变了老主楼的工字形结构。同时,大大地加宽了楼体的宽度。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我们在新校区的教学主楼前合影留念。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同学们来到专为电子科大第一任校领导(校长兼党委书记)——吴立人修建的立人楼。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下图,当天下午1:30,刚刚揭幕的吴立人雕像。

   母校的第一届新生,站在学校第一任领导人的雕像前合影,是什么心情?什么滋味?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在清水河新校区的图书馆前留影纪念。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图书馆的侧面草坪。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图书馆后面,就是浩淼的西湖湿地园林区域。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左前方远处,可以遥见宏伟的教学主楼。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迎面过来一群和我一样,回母校庆祝校庆的校友们。

回成都参加母校甲子华诞拾零(摘)

    

   啊,我心目中永远的电子科大;永远的母校甲子华诞庆祝活动;永远的母校60周年校庆期间、难得的老同学聚会。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附:我这次回母校,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我在回忆录:成电“文化大革命记实(21)” 中所提的、与老同事、室友徐老师之间、因为红卫兵“抄家”所产生的误会。这回儿,彻底消除了。校庆期间,我特别邀约了徐老师,在老校区的沙河畔,推心置腹的谈心,终于真相大白,多年的心结解开了!误解消散了,我俩笑逐颜开、两双原本友好的手,终于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哈哈,我终于释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