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情,故乡情(摘)

(2017-06-25 20:47:05)
分类: 故乡行
   我去年9月底回家乡——成都,计有两个多月之久,除了参加电子科大60周年校庆期间,与大学的同学欢聚一堂,同庆母校的60年校庆之外,在成都市内,前后另有三次与高中(大邑安仁中学,原文彩中学)的同学们聚会。其中,有高中的同年级(56级)、两个班的同学聚会两次两天。外有一次,是专访初、高中时,比我低两年级的闺蜜好友英,也是两天。的夫君,与我是同乡(大邑东门外、银屏乡),和英是同班同学,安中58级。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昆明市检察院工作,而是在大邑中学任教,他们俩结婚后,也是两地分居。年轻有为,风华正茂,被内定为领导班子的接班人之一。不幸,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负责对他们单位被打成“叛徒”的某领导干部一段革命历史的的外调,经他的调查结果,实事求是,保护了被诬陷为“叛徒”的老干部;同时又设法把枪支的撞针下了,使其失效,保护了检察院武器的安全;第三,坚持追查被造反派中的坏人窃取的、精密的法医照相器材。因此,“造反派”中的这个坏人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伺机将他残忍地活活打死、投入井中,并制造假象,诬蔑为“畏罪自杀”。是坚强、执着的英,经过近10年不屈不饶的艰辛力争,配合检察院的各级领导和警方、以及相关当事人、目击者的调查、取证,最后,终于真相大白,得以昭雪——(这将在我的回忆录:“文化大革命”记实、准备发表、还没有发表的最后保留篇中详细记述)。这次回成都,我和英相聚,又是一次直至深夜的亲密促膝谈心。

 

      下图,就请朋友们看看,我在成都市区,与高中同学(同年级,两个班)的第一次聚会合影(我们的平均年龄79岁)。

同学情,故乡情(摘)

    

     下图,是能够聚集在成都市区的高中同学、第二次聚会合影。这次到场的同学比上次聚会的人数多,其中有两位,是在我们高中毕业分别后,60年未见面的女同学芰(ji)


同学情,故乡情(摘)
 

      从右到左:芰,华我,我们三位分别住在成都,重庆和北京。所幸我们在分别60年之后,能够在成都重逢,应该说这是我这次回家乡最大的惊喜和收获之一了。

同学情,故乡情(摘)

       聚会场所,我,和合影留念。
同学情,故乡情(摘)

    

    同学情,故乡情(摘)

 

      芰,和华,在我们聚会地点——西华大学门口留影。

同学情,故乡情(摘)
  

 

         在大邑,同样也有几次与高中同学的聚会,一次是与我初中、高中都同班,六年同窗、现仍然住在大邑的羽、贵阳的珍、和我三人、的家里的相聚。其中,珍,就是我以前发表过的博文——“我的少先队,我的队歌”中所提到的那位珍,她的职业是一位老中医。       

    珍和我,是自高中毕业分别后,也有60年不见了。而一直住在大邑县城的羽,倒是我每次回大邑都要登门看望的。记得我在大邑县城上初中那会儿,家住乡下的我,没少在她家蹭饭,有时还住在她家,伯母很慈祥,对我很好。在昆明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腰、腿疾患,不得不休学,数年康复后,就在大邑就地参加了工作。退休后,一直就住在大邑县城里。而今,因为的腿脚行动不方便,就相约,专程到的家里相聚。我们仨,初中、高中都同班,6年同窗,不易啊,有太多太多的思念和积存在心里的话要说呀。

 

同学情,故乡情(摘)

    另外三次,就是所有能够在大邑县城聚集的高中同年级、两个班的同学聚会了。在成都的三位大邑籍同学,也赶回来参加了大邑聚会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我们在大邑城东的一个农家乐聚了一天,意犹未尽、不肯罢休,竟然在同一个农家乐,连续聚了三天,才不得不惜别而终。我们捨起久违的点滴记忆,漫步在已经巨变了的大邑县城,寻找当年的城墙,街道,还有那赵子龙的将军庙,子龙墓,望羌台.....。


同学情,故乡情(摘)
  

    我们这四位,是中学6年的同窗。(初中三年是在大邑县城里的女校,到安仁中学高中,是两个班,我们四位又在同一班。从右到左,是在成都的,在大邑的,在贵阳的和在北京的)。同学情,故乡情(摘)

   朋友们猜猜,这11人一桌的大餐,包括鸡、鸭、鱼、肉,海鲜,还有甲鱼,时蔬等等,是多少钱呀?(我要是说出来,你们一定会很惊讶——这就是我美丽富饶的故乡——大邑)。

同学情,故乡情(摘)

     聚一天意犹未尽,我们连续聚了三天,最后来张合影留念。

同学情,故乡情(摘)

 

     老同学相聚,总是那么的亲热,其中,还包含有分别60年不见的同学聚会,简直就是人生的盛宴。是啊,回想起来,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长达17年的学生生涯,都是与同学们一起走过来的!这种最是难忘的同学情,可以说是人生永远不会改变的情谊。不是吗,在茫茫人海中,不早不晚,刚好彼此相遇,一起学习,生活,文娱,体育,劳动,恰同学少年,青年,充满了对未来的理想和憧憬。学生时期,朝气蓬勃,同窗共读,争当“三好生“,你追我赶,共同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同学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和较量,彼此团结友爱(连根儿就没有现在学校里存在的霸凌、甚至凶杀事件发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那个年代同学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纯朴,真挚,友爱。是啊,彼此能够同学,一起走过学生时代,是一段多么凑巧、多么难得的人生情缘啊!分别之后,东西南北,海角天涯,10年,20年,30年,60年,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又恰似“弹指一挥间”呀。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往事如烟。如今,我们的平均年龄已是79岁的老同学,欢聚一堂,是那么的亲热,惊喜,又感慨千万哪。忆同学少年,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尽的同学情。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生感悟,等等,等等.......。我们几乎把所有能够回忆起来的、母校和班上的 每一件事,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回忆到了。有趣事,乐事,也有苦涩的事,不平的事,忧伤的事,痛心的事, (比如,提到老师在“反右”运动中自杀的事,有些同学已先后故去的事)。我们欢聚在一起,倾诉衷肠,时而欢笑,时而沉默,时而感叹,时而哀伤,难怪我们会有一次又一次的聚会,难怪我们会连续聚了三天!

   我生平从小学,中学,大学,长达17年的学生时代,都是在故乡——成都度过的,同学,这个词,紧紧地与故乡连结在一起,所以,我非常赞同博友“云鹤”在她的博文中所说:同学情就是故乡情,让人魂牵梦绕,思念挂牵;同学情犹如陈年美酒,历久弥香;同学情是友情的升华,是永远的情结,最真挚的情怀!”。

 

      难舍难分的同学情啊——故乡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