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博文之再发)
端午节就快到了,民间历来就有吃粽子的习俗。坐落在东三环长虹桥西、兆龙饭店西侧的盈科大厦B座底层的 Portal
Cafe(门咖啡
),继不久前开设的咖啡文化体验课、花艺体验课之后,又应朋友们的要求,非常应时的开设了一场传授“包粽子”的体验活动。他们得知,我是包粽子的老手,就热忱地邀请我去现场传授包粽子的技艺。
我的家乡,历来就有包粽子过大年(春节)的习俗。每逢春节,包粽子,磨年糕,腌腊肉是最流行的“年事儿”。母亲很能干,手很巧,她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不但会包简单的四面体狗头粽,还很善长包尖尖粽(宝塔粽)和抽丝粽(一根捆扎粽体的细绳另一端,从粽尖抽出),母亲那双灵巧的双手,包出的粽子,个个饱满,棱角分明,非常漂亮。我从小受母亲潜移默化的熏陶,加上用心的观察和潜心学习,也逐渐牢牢地掌握了母亲包的三种粽子的技艺。因此,在我退休后,差不多年年过端午节,都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如选加腊肉,火腿,咸鸭蛋黄,冬菜,芽菜,赤豆,绿豆的,芝麻,酱油,盐,花椒粉等咸味的粽子、和加红枣,豆沙,板栗或果脯等食材的甜味粽子)。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其乐融融。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已经把母亲传给我的几种包粽子技艺, 传授给了子孙们,女儿现在包得的粽子已经相当漂亮, 我家传统的几种美味粽子的技艺,已经后继有人啦。
我曾经作为爱心志愿者,先后到过怀柔的福利院,北京的儿童白血病舒缓中心,孙子的幼儿园,去传授包粽子的技艺,与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们一起包粽子过节,感受到了那种由衷的开心和快乐,难以忘怀(有相关的博文)。
这一次,能有机会和十几位对包粽子感兴趣的朋友,其中有大人,有孩子,也有外国友人,在一起追溯端午节吃粽子的渊源,切磋包粽子的技艺,吃上自己亲手包得的粽子,同样很高兴,很开心,很快乐。
下面,朋友们一起来分享当天摄影师为我们拍摄的图片吧:
先看一幅那天参加学习包粽子的全体成员,拿着自个儿包得的粽子,集体合影留念。

一开始, 我女儿首先给大家介绍端午节和在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以及包粽子的要领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母女俩全神贯注的在听讲。

这个国际学校2年级的学生, 看样子,对包粽子也很感兴趣。也是那么专注地在倾听着(他听得懂汉语,母亲是中国人,)。


因为对包粽子很感兴趣,学得也很认真。

还有我的小外孙女,学得也那么的专注,认真。

、
开始实践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看,我们的成果。






这是我妈妈包得的。

丰盛的自助下午茶:有炸鸡翅,面包,糕点,水果,咖啡,香茶,饮料.....各取所需哈。


不错的成果。不同颜色的系绳区分——有肉馅的,红枣的和红豆沙的三种。最后,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包得的粽子带回家,每人至少可以带走12个。

学员们纷纷发来微信,告诉大家,她们回家煮的粽子都没有煮散,很成功,很美味,很高兴。

今天过得很有意义,很开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