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博文提到,29年前(1988年)、我50岁,曾出差深圳,住在深圳市中心地带的华强北路地区、我们研究所在深圳的派出单位(新星公司)的员工宿舍,每天步行20多分钟,到该公司设在深圳赛格大厦8层的办公处上班,因此,对深圳”赛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如今,有机会再来深圳,一种强烈的、寻找曾经的愿望催促着我。到达深圳的第三天,我便迫不及待地从酒店服务台,找来一张深圳市的地图,寻觅曾经在那里上过班的赛格大厦和从我们的住地通往赛格大厦的路径。啊呀,原来我们现在是住在市区东面的远郊,离赛格相当的远哪。远,再远我也要去看看现在的赛格。
吃过早餐,老伴就陪我按照地图的指引,踏上进城寻找曾经的路途。先是乘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黄贝岭地铁站,再换乘地铁(想当年,深圳是没有地铁的),到华强北站下车。出站后凭着自己不完全的记忆,寻找我曾经在那里上过班的赛格大厦和每天步行上班的街道。啊,全变样了,我既没找到当年那条上班走惯了的路,也没有找到原赛格大厦楼上的“深圳赛格集团”几个鲜明的大红字(註:深圳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的,是 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赛格集团旗下企业多达三十余家,在当时就已形成了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与服务的、实力雄厚的企业领航者,为全国企业500强)。还好,我很快,就发现了一座大楼标写着的赛格广场几个大字,啊,我所看到的这一带区域,已经成为完全不走机动车的赛格广场了啊。在广场周围和那一带,增添了好些高耸云端的新建筑呀,大街上还建起了这么多高高的观景平台.....。除了那座标有“赛格广场”的大楼外,在另一组大楼的玻璃屏墙上,我清晰地看到有”赛格“两个大字。如此看来,当年“深圳赛格集团”地区是IT的世界,如今的赛格广场,仍然是IT的天下。
我在那里东张西望,徘徊,拍摄,久久不舍离去,试图找回当年的风采年华和点点滴滴的记忆。啊,俱往矣,俱往矣,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已远去,远去.....。
有一对父女见我们在那里转来转去,不时的停下来,一边拍摄,一边议论,对我们的举动,有些好奇,便过来与我们交谈,父女俩好生为我们高兴,赞许,感动。最后,姑娘主动为我和老伴拍了一张合影。
下面这幅就是。

与上图对照的,是我29年前在赛格集团大厦附近留下的“曾经”(老照片翻拍)。

下面几幅图片也是老照片翻拍的。当年,我和研究室的其它两位同事一起出差到深圳,在深圳赛格集团大厦8层上班,为一个应用软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的学员办培训班。星期天,我们曾和学员们在深圳水库游览。
图为我们三位在深圳水库的一座索桥上留影。图中的那位小伙子,当时是研究生毕业的,后来去清华读了博士、博士后学位,之后,自己创业,事业有成;而那位女同事,后来移民去了美国。

我和培训班部分学员在深圳水库留影。


当年,我在深圳水库的留影。

这幅是在住地附近,与两位培训班的学员的合影。

(以上五张照片。均是胶片老照片翻拍的)。
下面,就是那天我们“寻找曾经,寻找赛格”所拍摄的组片了。










那天,我似乎找到了29年前的曾经,似乎又没有全找到29年前的曾经,因为我只找到了赛格这两个字和那个区域,并没有真正找到我当年上过班的、楼顶上标有“深圳赛格集团”红色大字的那个赛格大厦;我只找到了当年步行上班的方向,却无法找到那条非常熟悉的街道。是啊,时代在前进,深圳在快速发展,一切都在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又怎么可能完全找到29年前的曾经呢......。
因为孩子们要回北京上班,我们在深圳停留的时间有限,因此没有能够去当年与学员们一起去过的深圳水库游览。第四天,我们到是去了我当年也曾去过的深圳中英街,继续我的寻找“曾经”之旅(下一篇博文——深圳中英街的前世今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