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景区很大,我们 只是游了它的部分景点,选择性的拍了在诸多景点中的点点滴,续上篇,继续给博友们分享.....。
春节期间,锦绣中华的门前及整个景区,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傣族风情。





黎族风情。

挂满须根的大榕树。少见。
惟妙惟肖的“九龙壁”。


云南石林。



大理三塔。

山西飞鸿塔。

武昌黄鹤楼。

印象中国。

园内经过精心修剪、造型的的榕树比比皆是。


虽然春节期间还处在冬季,深圳却处处绿翠,鲜花盛开。锦绣中华园内也不例外 。爱花的我,到哪也少不了要赏花,拍花的。除了前面看到的、有鲜花的场景之外,还拍了以下花卉:
最抢眼、最热烈、最红火的鞭炮花(炮仗花)。





粉嫩的大丽花(大丽菊)。

草本海棠的一种,竹节海棠。

复瓣扶桑花。

单瓣扶桑花。

金苞花。

矮牵牛。

美女樱。

博友玉儿指点,这花叫可爱花(广州植物志),又叫喜花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爱春花(种子植物名称),蓝花仔(香港)。是爵床科植物(容易与美女樱混淆)。
洋地黄花。
与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毗邻、使用同一张门票的“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同一个开发商( 创建于1988年的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中旅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合资兴办的大型文化旅游企业)开发和经营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占地
20 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内含 21 个民族的 24 个村寨,均按
1 : 1
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春节“印象中国年”、元宵节、暑期泼水节、国庆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中国民俗文化村以“二十四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了“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美誉。因为锦绣中华景区很大,我们游了锦绣中华的部分景点后,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中国民俗文化村”了(因为我们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赶回住地呢)。
其实,我更钟情于自然风景,对人为的“微缩景观”并不感兴趣。所以,对景区内诸多“微缩景点”,拍得很少。这次之所以又去锦绣中华游览,只是因为29年前,曾经去过锦绣中华,便有种寻找曾经、故地重温的冲动。
再见了,深圳。最后附两幅深圳机场图片,蜂窝状的结构,颇有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