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选择”

(2014-06-25 21:23:36)
标签:

成家

立业

人生

选择

杂谈

分类: 实话实说
    前些日子,我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选择》栏目,主要对象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岁——35岁之间的城市主流青年人群所共同面临的、生命主题之一  ———择业和就业问题,应该说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个《选择》课题。
   北京台的生活频道和一些地方台,也有一个“选择”栏目。不过这些电视台的《选择》,是从泛的“选择”转化、定位到有针对性的、情感类型的“选择”,就是说,是一档“相亲”节目。因此,这里的《选择》,成了一档情感问题的“选择”节目,它以普通群体为参与者、以访谈与现场互动为主的表现形式、带有综艺娱乐元素的、真人秀类的演播室“相亲”节目。我时不时的也收看这个节目,甚至有时很同情那些中、老年朋友,真诚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节目,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我看到节目中,那许多妙趣横生的“相亲”场面,很有意思。我的一位50来岁的邻居,丧偶,就曾报名参加过这个节目,认识了不少人,可惜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成功。可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差不多都有一次情感经历,身边又大多有子女,感情的事,也不那么容易做出成功的选择啊。
   因为以上两个电视台的《选择》节目,让我联想到了许许多多有关的“选择”.....。
   其实,人的一生中,打零岁开始,就有所选择。不是吗,君不见刚几个月的宝宝,就会选择他(她)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气味和喜欢与其亲近、抱他(她)、亲他(她)的人了啊  

    下两幅图,是我的小外孙女,孙子,周岁时“抓周”选择的情景。
浅谈“选择”
浅谈“选择”
 
     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成人,所面临的选择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因为,这些摆在面前的、各种各样的选择,并不是你想选就能选的,往往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我看来,人生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两次选择是:择业和婚姻的选择。尤其是是婚姻,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对事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就如同下棋一样,这一步走错,就全盘皆输。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 结婚和离婚都不是那么自由自便、随意可选择的事情,都是要经过组织批准的。尤其是部队和国防单位。在我的同事中,就有因为恋爱对象的家庭出身、或社会关系不符合要求,只能棒打鸳鸯,遗恨终身的。至于职业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还算是有余地吧。而且,我们所处的年代,对于择业,讲的是做“驯服工具”,服从国家需要。比如我,生长在农村,自然地喜爱园艺,高考的时候,报考的是园艺专业。可是,当临高考只有不到10天的时候,突然要我报考电讯专业(有相关博文),国家需要,不容选择,只有服从。我们那时候,毕业生都是国家分配,服从分配,顺理成章,不会找不到工作,没有就业难的压力。通常情况下,是一锤定音,你会在被分配的工作单位,工作一辈子,直到退休。不管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愿不愿意,是不可以选择或轻易调动的。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报考专业的自由;有更多、充分择业的自由,跳槽的自由,流动就业的自由,还可以上电视《择业》。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毕业,或就是失业。我老家的亲友中,近年有7位大学毕业生,只有三位勉强找到了工作,其它都只能自谋职业。这是进步,还是退步?恐怕都不是,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使然吧。
   关于婚姻,现在的年轻人,与我们那一代比起来,有充分的自由,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有些年轻人,不珍惜这自由,这进步。选择配偶,不是重感情,重人品,而是重金钱,重名利,甚至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当赌注。或者,把婚姻当儿戏,所谓闪恋,闪婚,闪离,甚至乱性等等。特别是女性,不自尊,自爱,自重,最终受伤害最重、最深的是自己,后悔莫及。所以,在这里,我要罗嗦几句,奉劝当代的年轻人,多多珍惜和享受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在人生最关键的婚姻选择面前,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以情、以德为重,走好人生棋局中这关键的一步,谨慎地选择好你的终身伴侣。我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局和盛宴,是相互的责任,依靠,信任,关爱,尊重和包容。作出明智的选择,与你相爱的人,携手共渡一生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述两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选择之外,其实是无时、无事不在面临选择,涉及到选择的人和事太多,太广,太复杂,这里,我只说发生在我身边的选择一,二,三:
    其一,就拿夫妻关系来说吧:不论什么原因,当有一方出轨时,另一方作如何选择?是离婚,还是容忍,当事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哪一方的责任,感情已彻底破裂,无法挽回,果断选择离婚了结,是明智之举。我们单位有好几起这样的例子,离婚后,各走各路,避免了进一步的伤害。但也有另外几对夫妻,当出现一方有出轨情节时,女(男)方选择了包容。既然是选择了不离婚,就要用温和的方法,往好的方向努力。因此,她(他)们在方式、方法上,就不是公开闹矛盾,而是替对方掩盖,甚至否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头来,还真的是“浪夫(妇)回头”金不换,小三终归是小三,最终,仍然是原配老夫老妻、携手安度晚年的哪。
   其二,对于生与死的选择:朋友们也许会说,通常情况下,在生、死面前,“好死莫如赖活着”,谁会选择死啊?其实,关于生与死的选择,一方面,是最错综复杂不过的,另一方面,又是极容易犯糊涂的。我周围有些同事,因夫妻、子女、婆媳、人际关系等等,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矛盾不和,往往气得不得了,因此愤懑,忧伤,失眠,哭泣,痛苦不堪!以至于不能自拔,日渐消瘦。有的甚至痛不欲生。她们在给我诉说的时候,总是止不住的落泪。对于她们,我既同情,又着急,在安慰她们的同时,常常会很严肃地提醒他们,要作生与死的选择,我会问她们:你是想死,还是要活,你必须想清楚了:你要是不想活了,就任其愤懑,悲伤的情绪继续和蔓延下去,折磨自己,直到这种不良的心态把你自身的免疫系统摧毁,致病,死亡。可是,干嘛不想活?干嘛要选择会导致疾病、死亡的气恼,悲伤?要知道,以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伤身体,毁健康的人,是最大的傻瓜!应该选择活,因为你不是单单为某个人而生、为某个人而活的。既然要活,就要好好的活,就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爱惜自己的身体,学会放下,舍得,往开处想,往缓、和的方向做,以自己的健康为重,千万不能在明摆着的生、死面前犯傻,遗恨无穷!人生不可能时事顺意,但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坚强面对,理智处理,千万不要感情用事,生气,愤懑,忧郁。要明白:生气,愤懑,忧郁等于是在服毒药,而好的心态则等于是服良药!当一旦把这生与死的利害关系点破,我的几个同事都开了窍,渐渐地转变过来了。她们都有了切身体会:真是的啊,在生与死的面前,千万不能因对方的错误毁了自己,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不能犯糊涂!
     其三,人老了,各种病痛就找上门了,在病痛面前,同样面临自觉、不自觉的生与死的选择。我们单位有位同事,得了糖尿病,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可以控制的、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果选择以积极的好心态对待,配合医生治疗,并不是要命的病。可是,我们这位同事,却固执己见,选择了讳病忌医,不治身亡(有一篇相关博文)。还有,我的一位亲戚,也是得的糖尿病,根本就不注意控制饮食,仍然以满足口福为快,都出现糖尿病腿、脚了,仍然“执迷不悟”,想吃什么就要吃什么,糖食什么的,照吃不误,家人也拿他没办法,不给他吃,他要骂人,要生气,发脾气。现在都已经导致肾衰竭,每个星期得透析三次保命了。即便这样,他仍然“不思悔改”,不忌口,想吃就非吃不可。他说,我想吃的东西,吃过,就是死也值得。也许这也是一种选择吧,既然是选择了——宁愿死也不愿放弃满足自己的口福,就选择去吧。不过,这种不明智的放纵选择,害的是自己(烂腿,植皮,透析难道不痛苦吗?),拖累的是家人。
     我还想说,在生死选择面前,我和我老伴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我们都不推崇“好死莫如赖活着”的俗套,而赞同实施“安乐死”,让病人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观点就是:当一个人病入膏肓,毫无生活质量和治疗价值可言、而只会拖累家人的时候;当一个人病得生不如死,痛苦万分、活受罪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有尊严地、安乐离去尽管目前, 立法容许“安乐死的地方,还只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和美国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等地。而在奥地利、丹麦、法国、德国、匈牙利、挪威、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和瑞士这些国家,是只允许“被动安乐死”,即只是准许终止为延续个人生命而治疗的做法(比如,插管维持)。但我们希望,我们国家也有能够有实施“安乐死”的一天。我们认为,病人选择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安乐死”的权利。“安乐死”,是人道的,节约的,因而是进步的,值得推行的。

 

     应该说,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选择、或不容选择和没法选择的,但同时人生中,又无时无刻不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作出选择。有主动的,也有被动、出于无奈的;有从容的,也有被迫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理智的,也有冲动的;又聪慧的,也有愚蠢的;有满意的,也有遗憾的。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作出选择,尤其要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压力和干扰,自由自主地作出正确的、满意的选择,又谈何容易?往往,这选择的过程,是很艰难、甚至是很痛苦的过程,所谓“举棋不定”,“身不由己”“左右为难”,“伤透脑筋”,“忍痛割爱”,“事与愿违”,“盲目冲动”,“眼迷智昏”,甚至“上当受骗”,“遗恨终生”.....等等,等等。朋友们或多或少,可能都有这方面点点滴滴的体验吧。

     显然,我以上所谈及的,只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所涉及到的、最普通不过的几则“选择”而已。并不涉及大的、有关政治方向的选择,人生观的选择,信仰的选择,立场观点的选择,甚至诸如生活和处事中的公与私,好与坏,优与劣,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实与虚,对与错,明与暗,醒与迷,清与浊,沉与浮,亢与卑,与奸,爱与恨,喜与忧,乐与悲,勇与怯,敌与友,战与降,文与武,易于难,得与失,尊与卑,谦与骄,贵与贱,荣与耻,雅与俗,亲与疏,持与弃,合与分,留与离,圆与缺,张与弛,勤与惰,刚与柔,强与弱,软与硬,厚与薄,粗与细,新与旧,兴与衰,执与随,利与弊,前与后,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多与少,大与小,正与负,增与减,深与浅,浓与淡,轻与重,缓与急,快与慢,动与静,顺与逆,冷与热,繁与简,精与糙,取与捨,持与放,记与忘,争与让,进与退,输与赢,省与费,开与关,严与宽,紧与松,守法与犯罪等等是是非非的选择.....。这些问题太多了,太大了,本人既不懂政治,又才疏学浅,谈不好,暂时也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祝愿在当今世界的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年轻人,老年人,男人,女人,当权的,不当权的,在职的,离、退休的,在无时不在的种种“选择”面前,尽最大的努力,最大的可能,慎重地,严肃地,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作出你们理智的,聪慧的、正确的、令人满意的选择吧!布衣祝愿朋友们都活得善良,正直,有爱,有德,智慧,美好,健康,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